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80后”黄生飞:在浦东“种”出一片天地


    “我想延伸产品链,用好大米做好酒,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升生飞家庭农场的文化内涵,有了文化,农场才会源源不断生出附加值。”她说。

    黄生飞自小接受绍兴酒文化的熏陶,自然知道酒文化的魅力,如果想法变成现实,对于生飞家庭农场,无疑是一次提挡升级。

    记者在黄生飞的农场里看到几口大缸,有的大缸里已经酿出了米酒,同时工人师傅正在往空着的大缸里装热气腾腾的米饭。

    “好多懂酒的人尝了我的米酒都说好,用自家的好米,用心做成的酒,我想一定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她说。

    据黄生飞介绍,酿酒工艺是家族代代相传的,用于过滤的金属网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好了,市民们一定会闻香而来,那时候,家庭农场就可以“接二连三”了。

    记者了解到,生飞家庭农场目前主营的生飞大米,其正规的品牌传播平台是浦东新区每年一度的农博会,虽然2017年第一次的参展为卖出10万斤大米助了力,但销售主要还是靠消费者的口口相传。黄生飞想复制卖大米的模式,把大米酿成酒,延伸产品链,提升附加值,靠口碑做强米酒产品,为家庭农场注入文化,为未来“接二连三”产业打下基础。

    只是这一次,“简单”的黄生飞想法不简单,她不仅想到了自家的农场,还想到依靠稻米产业振兴季桥村。按照她的逻辑,村里有2000多亩水稻田,如果都能种出好大米,酿出好米酒,那么吸引市民来季桥村观光品酒就不是梦。

    然而,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可不是像仅仅卖大米那样简单。把大米酿成米酒简单,获得米酒销售资质可不简单,这甚至是一个小小家庭农场主凭借一己之力难以迈过去的坎。

    “真希望浦东有一个农产品公用品牌,符合标准的农产品都可以通过公用品牌的渠道到达消费者,就像8424西瓜和南汇水蜜桃、翠冠梨那样。”说到农业品牌,尝到品牌甜头的黄生飞两眼生光。

    诚如黄生飞所说,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培育多品类、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当务之急,拥有了产业品牌,乡村振兴才有底气。

    但愿黄生飞不会等得太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品种 水稻 回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