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培育党在乡村的“文艺轻骑兵”


    本报记者冯建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文艺院团是社会主义文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活跃在社会基层的一支文化艺术生力军,以其鲜明的群众性、演出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他们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政治意识,活跃在农村和小城镇等基层演出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基层群众的拥戴。

    李树建介绍,截至目前,河南有各类文艺院团2293个,其中民营文艺院团超过2000个,每个院团年平均演出300场以上,每年累计演出超过60万场,观众超过6亿人次。有根据现实典型题材创作的现代戏,也有以古为鉴的古装戏,反腐倡廉题材的剧作也日渐增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时代风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出了独有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名演了45年戏,演遍了31个省、直辖市,出访了29个国家和地区的戏曲工作者,李树建表示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教导,要在中原戏曲舞台上、在中国戏曲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他表示,现在全国的戏曲市场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观看演出的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大中城市演出的少;政府买单的演出多,商业市场演出的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一方面要让县区级和民营文艺院团坚守农村市场,守住老观众;同时地市及省级院团到大中城市和进校园、进社区演出,培养城市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以及进城务工的年轻农民工观众。要充分发挥基层民营文艺院团的“文艺轻骑兵”作用,让县区级专业剧团和民营文艺院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让地市级和省级文艺院团从农村走向城市。

    同时,李树建建议,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充分认识民营文艺院团宣传先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民营院团的建设和发展,对有实力有贡献的民营文艺院团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给予指导和帮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运营相对良好、广大观众普遍认可的民营文艺院团在剧本征集,政府购买演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等社会实践进行重点扶持。总之,要充分发挥民营文艺院团作为党在广大农村和社会基层的“文艺轻骑兵”作用,帮助和引导民营文艺院团逐步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建立健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