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新“平顶山模式”激活脱贫动力


    本报记者张培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这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按照报告部署要求,抓实抓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市长张雷明告诉记者。

    近年来,平顶山市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减贫7.3万户、26.8万人,贫困村退出364个。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们首创生猪‘千头线’模式、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和结对帮扶模式。”张雷明介绍,平顶山市开展了“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产业扶贫,探索建立“千头线+代养”“千头线+合作社+金融”等发展模式,累计建成生猪“千头线”332条,带动贫困户6000多户、1.5万多人;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医签约服务为切入口,依托智能分级诊疗平台和云巡诊车等资源,对接2700多家医院,共享超过24万名医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平顶山模式”;同时探索“公益岗位+邻里帮护”模式,按照农户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政府设置公益岗位,对劳动能力弱的贫困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先后组织240多家企业帮扶贫困村,捐助各类款项500多万元。

    “在所有贫困村开展‘送果树进农家’活动,大力发展庭院林果业,栽植果树63.7万棵;实施‘小广播、大喇叭’行动,在人口密集场所安装大喇叭,播放‘脱贫攻坚小广播’,宣传扶贫政策,传授致富技术,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脱贫攻坚100计’第4计;开展‘红装志愿者’行动,组织动员村舞蹈队、巾帼志愿队、留守妇女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张雷明表示,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坚持脱贫攻坚周例会、定期专题会议制度,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六通四有”等问题,持续提升攻坚成效和质量。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高效种养、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等脱贫产业,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张雷明认为,以建设“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为目标,全面推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同时充分发挥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作用,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就业创业技能等培训工程,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队伍,并建好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完善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结对帮扶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