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新风
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抓手,以“精神扶贫”破除陈规陋习为着眼点,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人情债负担重的问题,引导各地在充分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特有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民风评议会。持续推进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完成54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农牧家书屋、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为依托,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的声音送到农牧区基层。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最美家庭、创建“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活动以及开展《家和万事兴》主题巡回展览,有力提升农牧区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引导农牧民树立科学、文明、环保的新生活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农牧民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以优良的党风引领村风、淳化民风,制定了《拉乙亥麻村村规民约》,禁止赌博、酗酒等恶习和开挖草皮打垒羊圈、破坏生态等行为,有效遏制了村内歪风邪气,形成了邻里和睦、毗邻友好的良好局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发成立由77人组成的环境保护协会,每月组织开展2次“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活动,冬季在高速公路沿线清理积雪、疏导车辆,营造了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
提升组织人才层次
着力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水平。以县为单位开展村级换届工作“回头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加强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储备。建立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库,推广后备干部“长学制”培养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开展了各层次的研讨、培训工作,共6000名各级干部参加了培训,其中村干部4200名。积极探索大学生服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机制,从本村及附近村社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遴选了200名,按每村1-3人服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村级组织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全省无办公活动场所村“清零”目标。出台《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起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为各地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规范完善的制度依据。提升村级事务民主监督水平。实现全省414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着力解决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监督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成立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推广典型经验、加强督促检查,资金整合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运行监管工作。通过开发资源破零、资产破零、旅游破零等措施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鼓励引导各地创办“法德讲堂”“法德大舞台”“农民讲习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工作。共和县龙羊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新路子,创新“互促型”“融入型”“帮带型”“产业型”等多种组织设置形式,把支部建在合作组织上,将养殖业协会、种植业协会、渔业协会进行统一整合,成立覆盖全村、功能健全的专业合作组织,与村党支部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分别兼任理事会、监事会主要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担任“两会”相应职务,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了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把基层党建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作用。
推进富农政策落地
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面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思路开辟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把握农民与土地关系这一深化农牧区改革的主线,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理顺“三权”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外出务工经商、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牧业,培育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和农牧民创业,促进农牧区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调整农牧业补贴的方向和结构,提高农牧业补贴效能。建立农牧业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牧区。强化农牧区社会保障扩面工作。鼓励农牧民持续参保,推进“互联网+社保”行动,加快实现农牧区农牧民社会保险全覆盖目标。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搭建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基本制度平台的框架下,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更好地维护了各类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保障改革的成果,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结合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等实际,根据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农牧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西宁市湟中县阳坡村是以金银铜器加工等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特色文化村。近年来,该村采取“派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升和融合新技术、新元素。目前,金银铜器加工收入已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经营者中最高年收入可达100万元。同时,在北京、四川、西藏等地建立加工点,传播本村的金银铜器加工工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泰国、尼泊尔、印度等地区。在铜银器加工行业内流传着“青海铜银器看湟中,湟中铜银器看阳坡”的美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09/8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