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走出青海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3-09  互联网

    欣欣向荣的牦牛产业。

    有机枸杞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好山好水好生态。

    环境美,人心暖。

    近年来,青海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四个扎扎实实”根本要求,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动员、科学谋划,积极推进青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青海省初步建立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计划》,编制完成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由省财政安排1.3亿资金在27个村(场)开展省级示范试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起,青海将以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为主线,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二十字”总要求为目标,以深化农牧业农牧区改革为动力,围绕促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改善、农牧民就业增收和农牧区脱贫攻坚等工作,重点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乡村振兴百乡千村工程行动,并选择25个村(场)开展示范试点,使全省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实现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打造高原美丽乡村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功能与产业功能并举,引导农牧民打造乡村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振兴新格局。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实施5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300个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出台《青海省农牧区垃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工作方案》,在36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对黄河干流和沿湟流域的18个城镇周边村庄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制定“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和农牧区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安排实施560座公厕建设项目。推动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模式,落实运行管护经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走向长效化管理,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联动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战。在5个县探索固体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利用一体化模式,在2202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倡导有机肥加工推广,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回收农田残膜8410吨,回收废弃物268万个。实施34项高效节水灌溉和水利设施整治修复工程,效益得到发挥。扎实开展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三江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农牧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试点,探索适合三江源地区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建成垃圾填埋场2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21座。对三江源水资源监测站网进行优化补充,解决了澜沧江流域无监测站点问题。有序推进三江源二期、退牧还草、祁连山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草地围栏1050万亩,治理黑土滩241.50万亩。农牧民自发种草积极性高,饲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饲草基地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兑现草原补奖资金24.13亿元,落实禁牧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聘用草原管护员42778名,持续加强5517万亩天然林管护,完成44万亩退耕还林,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湿工程。加强城镇乡村绿地建设。积极推动城镇乡村“生态型、节约型、功能性”的造林绿化,创建完成4个森林城镇、4个森林乡村以及35个学校校园的绿化项目。制定印发了《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造林406万亩。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及蓄集峡、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按年度计划加快实施,黄河干流防洪工程、黄河沿岸四大水库灌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重点水源工程、主要支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灌区改造等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省到村五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明确各级河长5925名,落实河湖管护员9842名,顺利实现每条河流(湖泊)都有河(湖)长的目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6.52平方公里。

    做优特色生态产业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打好有机特色农畜产品这张牌,在开发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方面有巨大潜力。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来抓,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出台了《青海省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冷水鱼、优质农产品、牦牛产业联盟。着力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油料总产稳定在100万吨、30万吨以上;肉类总产达到45.2万吨,奶类总产4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7万吨。着力推动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最美乡村12个、美丽田园3个,全国及省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35家。着力开展农牧业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认定扶持16个省级产业园;实施品牌强农工程,扶持特色品牌30个。如都兰县哈西娃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大力培育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牧结合转型发展,枸杞产业和生态畜牧业成为本村稳增长的“主引擎”,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98万元。

    弘扬传统文化新风

    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抓手,以“精神扶贫”破除陈规陋习为着眼点,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人情债负担重的问题,引导各地在充分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特有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民风评议会。持续推进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完成540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农牧家书屋、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为依托,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的声音送到农牧区基层。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最美家庭、创建“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活动以及开展《家和万事兴》主题巡回展览,有力提升农牧区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引导农牧民树立科学、文明、环保的新生活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农牧民群众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以优良的党风引领村风、淳化民风,制定了《拉乙亥麻村村规民约》,禁止赌博、酗酒等恶习和开挖草皮打垒羊圈、破坏生态等行为,有效遏制了村内歪风邪气,形成了邻里和睦、毗邻友好的良好局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发成立由77人组成的环境保护协会,每月组织开展2次“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活动,冬季在高速公路沿线清理积雪、疏导车辆,营造了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良好村风民风。

    提升组织人才层次

    着力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水平。以县为单位开展村级换届工作“回头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加强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储备。建立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库,推广后备干部“长学制”培养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开展了各层次的研讨、培训工作,共6000名各级干部参加了培训,其中村干部4200名。积极探索大学生服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机制,从本村及附近村社未就业的大学生中遴选了200名,按每村1-3人服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村级组织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全省无办公活动场所村“清零”目标。出台《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起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为各地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规范完善的制度依据。提升村级事务民主监督水平。实现全省414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着力解决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监督不到位、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成立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推广典型经验、加强督促检查,资金整合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运行监管工作。通过开发资源破零、资产破零、旅游破零等措施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鼓励引导各地创办“法德讲堂”“法德大舞台”“农民讲习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工作。共和县龙羊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新路子,创新“互促型”“融入型”“帮带型”“产业型”等多种组织设置形式,把支部建在合作组织上,将养殖业协会、种植业协会、渔业协会进行统一整合,成立覆盖全村、功能健全的专业合作组织,与村党支部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分别兼任理事会、监事会主要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担任“两会”相应职务,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了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把基层党建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作用。

    推进富农政策落地

    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面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思路开辟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把握农民与土地关系这一深化农牧区改革的主线,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理顺“三权”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外出务工经商、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牧业,培育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和农牧民创业,促进农牧区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调整农牧业补贴的方向和结构,提高农牧业补贴效能。建立农牧业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牧区。强化农牧区社会保障扩面工作。鼓励农牧民持续参保,推进“互联网+社保”行动,加快实现农牧区农牧民社会保险全覆盖目标。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搭建职工和城乡居民两个基本制度平台的框架下,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更好地维护了各类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保障改革的成果,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结合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等实际,根据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农牧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西宁市湟中县阳坡村是以金银铜器加工等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特色文化村。近年来,该村采取“派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升和融合新技术、新元素。目前,金银铜器加工收入已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经营者中最高年收入可达100万元。同时,在北京、四川、西藏等地建立加工点,传播本村的金银铜器加工工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泰国、尼泊尔、印度等地区。在铜银器加工行业内流传着“青海铜银器看湟中,湟中铜银器看阳坡”的美誉。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09/8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