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个全国种粮大户的人生“四梦”


    刘迎旭

    郭亚培,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农民,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成立平顶山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靠科学种田,一跃成为2014年全国粮食先进个人,跻身全国300名“种粮大户”行列。谈起郭亚培的创业史,他道出自己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梦”。

    南下打工盼着“淘金梦”

    1997年,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长桥镇东长桥村的郭亚培,由于家里穷,初中毕业就随着“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打工潮,怀着“淘金梦”,南下深圳、东莞等地,开始了长达6年的打工生涯。在那里,他干过搬运工,做过泥瓦匠,当过调车员,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实干苦干,为的是能多挣点辛苦钱。

    2003年春节前,思乡心切的他下定决心,卷起铺盖,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他把打工挣来的钱分作两用,一部分作为本钱,租赁一个紧靠省道公路的门面房,开了个超市;一部分作为土地租金,从在外打工的乡邻手中租种了60亩地,和他的父辈一样,继续与黄土地打起了交道。

    政策利好迎来“发展梦”

    “郭亚培能靠种地走上致富路,除了他那种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郏县农业局农业股股长、农艺师李严锋说。2003年,郭亚培开始租种土地,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接连为“三农”带来了好政策,极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勇气。

    当年,郭亚培租种6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2004年增至100亩,后来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到2010年增至1000亩以上,再后来的四年每年都在1300亩左右。

    受益于政府的农机补贴政策,郭亚培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十多台农业机械。同时,郏县也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仅2011年,郭亚培就得到县政府扶持土地流转资金9.7万元,还有各种“三喷一防”补助金、良种补贴资金等,这些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的种粮成本。如今,水利、供电、道路等基础条件好了,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了,加上粮食收购保护价以及职能部门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帮助,现在郭亚培种地比在外打工“淘金”清闲自在多了。

    科学种田闯出“致富梦”

    郭亚培则认为,种地不是不挣钱,规模化、科学化种植肯定能挣大钱。在科学种田上,郭亚培不惜投入,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技术部门引进的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滴水灌溉等先进生产技术,还推行秸秆还田,积极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防治。

    2006-2013年,郭亚培每年靠种粮食的纯收入不下40万元。2014年,他的1300亩土地夏秋亩产均达1000斤以上,当年实现纯收入100多万元。在种好传统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郭亚培又大胆引进黑小麦、绿小麦、旱稻、黑花生等粮食新品种,并积极向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他成立了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汝河湾”商标,立足健康、绿色理念,利用河滩荒地大力发展无公害高端水果种植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目前,郭亚培公司流转的土地已达2200多亩,现有各类农业种植机械65台(套)。公司按照“基地+农户+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实行“五统一”种植模式。农产品已由原来单一的普通小麦,发展到现在的黑小麦、绿小麦、黑大米、黑小米、黑花生等8个系列20多种品种。

    如今,他的“汝河湾”谷米、“汝河湾石磨黑小麦”面粉、“汝河湾黑”花生等产品进行包装推向市场后一直供不应求,公司也已发展成为集绿色农副产品生产、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14年12月,公司被平顶山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本人更成为平顶山市唯一的“全国种粮大户”。

    观光农业滋润“增收梦”

    走进位于东长桥村西边的汝河湾,只见绿树葱茏、鸟语花香,五黑鸡在果树下奔跑觅食,笨鹅引吭高歌。这里原来只是一片荒凉的河滩地,村民平时种一些花生和普通小麦,收益很差。2012年,郭亚培以每亩800元的高价流转了650亩土地,用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土地流转出来了,郭亚培并没有马上开始种植,而是立即对土壤经行改良,他采取测土配方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菌肥,改良土壤结构,并采取林下立体种植及养殖方法,让土地实现最大效益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小麦 花生 粮食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