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权的市场价值
一、延长了产业风险管理工具链
2016年临时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玉米产业链各类经营主体的避险需求大幅增加。上市玉米期权,将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的策略以及灵活的套保方式,更有效地满足玉米产业链上下游的现实需求,推动玉米产业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中国玉米网首席分析师冯利臣表示,玉米期权是原有期货工具的重要补充。相对期货来说,期权买方在锁定风险的同时,还能保留获得收益的可能,可避免使用期货套保失效时追加保证金的风险,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买入期权非常适合国内玉米产业中参与衍生品市场经验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资金力量薄弱的中小饲料、加工和贸易企业,助力产业链相关主体稳健经营。”中粮生化风险控制部副总经理朱勇生认为,很多大型企业负责人非常了解保险原理,期权的特性类似保险,权利金相当于保险费,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与期货只能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成交建仓不同,期权可以指定未来买入或卖出商品的价格,套保者可以通过在众多行权价中选择合适的价格,明确未来最高买价或最低卖价,从而能更精准地实现套保目标。企业也可以利用期权、期货、现货形成多样化的套保组合,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嘉吉玉米淀粉与淀粉糖事业部交易经理汤逸兴认为:“玉米期权将增加企业玉米现货采购环节风险对冲的灵活性,不同的期权组合设计也将配合玉米的长期采购战略,更精准地实现套期保值目标。”
在“保险+期货(权)+订单+”试点中,企业通常以基差合同形式签订单,然后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风险,但农民不适合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引入期权,给农民一个保底价格和固定基差,农民收益将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华信物产衍生品业务负责人马永波表示,玉米期权将对玉米产业基差贸易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客户就可以将场内期权作为对冲工具,嵌入传统的基差贸易中,既可以获得点价带来的收益,又能规避价格不利方向波动的风险。”朱勇生认为,玉米期权的上市能够促进全产业链业务模式的转变,很可能改变整个产业的定价体系,形成“期权+基差”的全新业务模式。
二、降低了场外期权运行总成本
大商所支持的玉米“保险+期货”试点效果良好,但期货风险子公司存在风险对冲手段单一、对冲成本高、波动率风险无法完全对冲、产生交易滑点和追加保证金风险等问题,试点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玉米期权上市,为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冲工具,可以为场外期权提供定价参考,交易者可以直接利用场内期权进行风险管理,推动“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和场外期权市场的进程。
一是为玉米场外期权的定价提供权威公开的参考依据。国泰君安风险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峰表示,场内期权通过场内交易形成的波动率曲面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这将促使场外期权以及“保险+期货”项目定价更为合理和公允。
二是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风险对冲将有更有效的工具。目前在玉米“保险+期货”试点中,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单方面采取期货对冲的方式会遇到不小的风险与问题。永安期货长春营业部总经理金东升介绍,一方面交易产生的滑点、手续费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对冲结果,甚至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玉米价格在期间出现急速上涨或下跌,可能需要风险管理子公司用自有资金追加较大额度的保证金。“玉米场内期权的推出无疑将为试点提供了有效的对冲工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管理子公司在场外期权风险对冲过程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三是“保险+期货”将有更便宜的“保费”。玉米期权的上市可以降低场外期权对冲成本,从而有助于“保险+期货”模式推广。魏峰举例说,以一个3万吨、4个月的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例,在玉米期权推出后,场外期权定价波动率能够下调2%-3%,期权费可下降约7-12元/吨,为农户节省保险费用约20-36万元。鲁证期货场外衍生品部总经理王洪刊认为,对于波动率风险的对冲,将大幅降低场外期权的买卖价差,从前期豆粕期权上市后的经验看,预计降幅在20%-50%之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28/8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