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双石村张泽生家族人丁兴旺,如今一家人已繁衍四代共69人,春节期间,大部分家人从天南海北赶回老家欢聚一堂,共叙亲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春佳节。图为一家人大合影。
张久清摄
本报记者柯利刚
过去准备年货,蒸印子粑、炸油饺、杀年猪等,这些事情是需要全家人一起做的,现在准备年货,这些东西都不用做了,直接去市场买;过去拜年,靠双腿走,到亲戚家,吃饱喝足住一宿再回家,现在拜年,开着小汽车或摩托车,到每一家喝口水就走……
说到年味的变迁,离家多年在外拼搏的柯建国感慨地说:“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家庭组织架构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飞快解构,新的尚未成形,在这新旧更迭之际,总体来说,年味确实是越变越淡了,但过年也在孕育着新的年味,比如一年分别之后的一家团圆。”
“葫芦娃
”的回家路
小时候,总想着快点长大,总想着走向远方。长大后才发现,离家太久,故乡已不是梦境的主角,偶尔登场,才发现自己竟找不到回家的路。柯建国说:“故乡变化日新月异,过年再不回家看看,不但梦境里找不到回家的路,现实中也该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能称之为‘家’的地方,除了要有工作,还要有生活。”柯建国说,“我指的主要是亲情生活,我们家姐弟7人,被人称作‘葫芦娃’姐弟,但只有我一个人在北京。团圆,应该是春节最浓厚的味道了吧。所以每年春节,我都回老家跟亲人团圆。”
回家主要干点啥呢?无非是吃吃饭、聊聊天。老大柯丽华说:“其实,过完年,谁也想不起来,具体吃了什么,聊了什么,但每年过年,心里时刻惦念着的,还是回家吃吃饭、聊聊天。”吃饭聊天,具体内容大家或许都会淡忘,但此中亲情,大家永远魂牵梦萦。
葫芦漂向四海边,千里亲情一线牵。
“葫芦娃”七姐弟,以湖北省黄石市大王镇龙武村中柯组为起点,因工作不同,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城市。老大在阳新县,老二在大冶市,老三在珠海,老四在黄石,老五在广州,老六在武汉,老七在北京。
“葫芦娃”姐弟之间相隔远、工作忙,一年也见不了一回,所以过年的这次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十分高兴。当然了,最高兴的人,肯定是他们年近七旬的父母亲。
每年小年过后,老两口就会特地拿出一个特殊的记事本。这个记事本,每年使用一次,只记载一件事情,那就是每位子女具体的回家、离家时间。
“孩子他爸,老五说从广州开车回家,广州离珠海不远吧,我要不要打个电话,让她跟老三约个日子一起开车回家,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不是。”
“孩子他妈,老三、老五她们开车回家,这会儿应该到江西了吧,你打个电话问问,路上是否顺利?”
“孩子他妈,老七坐高铁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了,你问问他有没有订到酒店啊?”
一个个询问电话,一笔笔详细记录,这个笔记本,年复一年,已经使用了十多年……
“没文化”的话
一生养育了7个子女,却没有一个留在身边,对于老两口来说,对子女的思念,有时候就像一条孤独的鱼,在城乡之间,在白天黑夜,不停游走,却始终找不到安身之处。
为孩子们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却只剩下思念,老两口明显不太适应当下的这种“无所事事”,他们总是变着法儿地想为7个子女做点什么。
“老七啊,我看天气预报说北京要大降温了,就给你邮寄了两条毛线裤,裤子可厚实,你收到后,给家里来个电话哈。”老母亲非常高兴地给柯建国打了一个电话。
“北京有暖气,其实穿不上毛线裤。但二老每次看到天气预报,一听说北京都快零下十摄氏度了,就非常怀疑我说的话。”柯建国哭笑不得地说,“那几条毛线裤已经躺了好几年了。”二老的疑惑,一直到两年前的冬天,他们去北京体验了暖气的神奇之后,才最终解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2-19/8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