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兖州:做强“融合”寻路振兴


    本报记者吕兵兵

    隆冬时节,行走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乡村,几棵古树、几幢老屋、一塘清水、一条磨盘路、一座古桥、一段传说、一种手艺……让记者在欣赏兖州美丽乡村的同时,又深切体会到乡村冬日的别样韵味。

    “乡村面貌的改善,乡村韵味的复苏,背后是涌动的乡村振兴大潮。”采访中,兖州区委书记王宏伟坦陈,“2018年以来,兖州立足‘产粮大县、工业强县’实际,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平台融合、要素融合,探寻产粮大县的乡村振兴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兖州力量。”

    到2018年底,兖州乡村振兴成效初显:已有120个村庄达到美丽乡村A类村标准,占比达57.42%;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7个,入住农民10.9万人;在山东首批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基本实现“镇镇通天然气、村村通公交车、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自来水”;201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241元,同比增长8%。

    立足产粮大县和工业强县实际的“顺势决策”

    兖州是山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老典型,小麦、玉米单产水平一直位居山东和全国前列,是连续8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农机总动力65.7万千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与产粮大县多数工业不强、财政不强不同,兖州还是一个工业强县,培育了橡胶轮胎、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为“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产粮大县,工业强不代表农村强,城区富不代表农民富。在此背景下,产粮大县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在现阶段更具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兖州有实力、更有魄力在这方面率先趟出路径、作出示范。”王宏伟说。

    基于上述,兖州在出台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化,农村改革、要素融合”等为动力,因村制宜探寻不同的乡村振兴路径。

    放大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

    新兖镇牛楼社区,是兖州2011年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吸引了周边6个村庄的1386户农民到此集中居住。

    2018年,牛楼社区党委依托泗河滩地,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开始建设“花海彩田”田园综合体。如今,牛楼社区不仅有乡村旅游产业,还有苗木种植、花鸟鱼虫市场、“牛楼味道”餐饮等产业,农民实现了收入多元化、生活市民化。

    兖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骁介绍,作为产粮大县、工业强县,农村最大的现实就是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农民进城务工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7.88%。因此,兖州探寻乡村振兴路径,一条主导思路就是在城郊、镇区、交通干线和旅游景区周边,根据农民不再依赖土地的实际,根据“宜楼则楼、宜房则房;两区同建、重在配套”的原则,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工农业产业园区,吸引周边农民到此集中居住、就业。

    建设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兖州同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实现“让产业和环境留住人”。

    用好农村改革和要素融合等“核心力量”

    当前条件下,适合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域并不多,大部分农村还是散居在乡村的广袤田野中,这些乡村的振兴路径在哪里?

    “用好以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和城乡要素融合等‘核心力量’,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对接城市人才、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下乡,通过村社共建、股份合作等手段,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现状和农村面貌。”兖州区农工办主任李成龙说。

    有山水、文化、民宿等资源的,打造美丽乡村,成立股份合作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兖州已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5个,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并成功创建3A级乡村旅游景区3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核心 连续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