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盐滩巨变绿满原畴


    本报记者李飞周鹏飞

    蒙古语中,“巴彦淖尔”意为富饶的湖泊。这里有一个迎着太阳而生的产业——葵花。

    被誉为“葵花之乡”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葵花种植面积有100多万亩,年产葵花籽5亿斤,占全国的1/8强,堪称中国葵花产业第一县。

    一直以来,种葵花既是五原县结合市场需求、做强特色的主动作为,也是受制于盐碱地现实束缚、被动适应环境的产业选择。而就在今年,这里的种养结构发生了快速变革,从耐盐碱水稻种植到渔稻共生循环养殖,再到微咸水养殖南美洲白对虾,一些五原农民过去闻所未闻的产业开始在这片盐碱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是什么原因让这片盐滩上的人民突破“土”的围困,实现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记者走进巴彦淖尔、深入五原县,一探究竟。

    源于盐碱地变高产田的朴素追求

    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自古就是引黄灌溉区,1070万亩耕地更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发展农牧业拥有较好的土地基础条件。

    然而,特殊的水土、气候要素综合作用,也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盐碱地。长期以来,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最低洼地区,黄河和总排干渠阴渗严重,且农田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巴彦淖尔全市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耕地多达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6%以上,使这里成为黄河中游盐碱化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当地人形容盐碱地的顺口溜,句句透露出心酸和无奈。盐碱重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种植业结构调整空间极其有限,且农业生产风险大,常常广种薄收,卡住了巴彦淖尔农业发展的“脖子”。在这样的土地上,实现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难度可想而知。

    必须从“根”上解决问题。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盐碱化耕地“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其中改良巴彦淖尔盐碱化耕地484万亩是重头戏。

    2017年,巴彦淖尔市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先做好示范”的指示,着手启动实施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和盐碱地改良后的多种经营模式。经过深入研究,巴彦淖尔市将“当头炮”交给代表性较强、盐碱地治理基础相对扎实的五原县来打,要求务必打响这一炮。

    五原县200多万亩耕地中,不同类型的盐碱地高达123万亩,超过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作为全市盐碱地改良的急先锋,五原县一直在探索攻克这道土地关。早在2009年,就在中国农科院专家指导下,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向盐碱地宣战,主动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截至2017年,五原县已累计改良盐碱地16.5万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增强了打赢“改盐增草(饲)兴牧”这一仗的信心。

    当试验示范项目落地五原县后,县委、县政府不仅没有把任务当负担,反而“感觉如获至宝”——借力自治区政府的指导和政策、资金的支持,将过去积累的技术模式、沉淀的改良经验进行一次集中检验和提升,将大大有助于将贫瘠的盐滩变成肥沃的良田。基于政府和市场合力的治理模式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千百年来的“老问题”,也是世界级的“大难题”,更是高难度的“技术活”,五原县虽然有过去探索的基础,但相较于问题的复杂性,刚刚接手项目时的技术、措施还远远不够。

    特别是五原县盐碱地成因十分复杂,盐分的运行规律也极难总结,县级财政配套能力弱,能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有限,科技队伍力量也相对薄弱。再加上,多年以来,农民已经固化了盐碱地难治的观念,对改良尝试持怀疑抵触情绪,使盐碱地改良变得难上加难。

    据测算,盐碱地治理每亩投入高达3000元。虽然自治区政府和巴彦淖尔市政府为该项目配套了1.5亿元资金,但是未来改造全县近百万亩和巴彦淖尔市400多万亩盐碱地,需要上百亿元甚至数百亿元的投入,不可能全靠政府投入。作为“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主体,五原县必须探索出“广谱筹资”的治理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土地 相结合 高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