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文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丹棱县丹棱镇龙鹄村,放眼望去,房舍错落有致,整洁的路边不时出现建好的垃圾倾倒池,整个村庄看不到一点垃圾。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告诉记者,就在几年前,龙鹄村的房前屋后、河道坡边四处是塑料袋、烂菜叶、瓜果皮等生活垃圾,村民一边抱怨环境脏乱,一边又重复着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
从2011年起,丹棱县就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机制,根据农村垃圾的组成特点,探索出“两次分类、源头减量”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保持难的问题,走出了节俭、实用、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路子。
投入小“杠杆”治理成效大
一谈起治理农村垃圾乱象,罗朝运感慨万分:“村民大会开了无数次,大家提的建议我们都试过,没一个对路。为了劝诫村民爱护卫生,村里贴满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但常常被无视;外聘的两名保洁员,清洁工作应付了事,反正工资少不了……结果,塑料袋、废报纸满天飞,生活垃圾堆满房前屋后。”
“有人提出,干脆将垃圾处理承包出去。”承包成了龙鹄村治理“垃圾围村”的最初选择。罗朝运回忆,那年3月,全村召开垃圾承包竞标大会,全村400多户人家几乎都来了。大会决定一年的垃圾治理承包价5万元,只能向下浮动,当时有7个村民投标。最终,张治明以3.64万元的最低价中标,负起全村垃圾清理和转运的责任。
按照承包合同,张治明每天需要按时将全村垃圾池中的垃圾清理干净。每年3万多元的报酬,全村每人每月1元钱“卫生费”,不足的由村集体资金补齐。龙鹄村共1500多名村民,每年缴纳卫生费1.8万多元,村财政再补1.8万多元。每月缴一元钱,是想让村民们明白,他们在这上面都出了钱,要更有责任心。
罗朝运说,“这么做既筹得保洁承包费,也让村组干部、承包人、村民形成三方相互监督机制,让所有人不得不重视垃圾处理。村组干部是卫生管理员,既监督村民,又监督承包人;承包人则监督村民是否按要求初分类和定点倾倒,监督村组干部有没有管理村民;村民代表组建卫生监督小组,监督承包人有没有及时清运,村组干部有没有尽责管理承包人。”罗朝运告诉记者“卫生费”确实管用,村民基本都能自觉地把垃圾倒放入垃圾池,乱倒垃圾的现象很少再出现。
“创新点在于我们形成了既有村民参与,又有市场运作的机制,为长期有效治理奠定了很好基础。”丹棱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古维芬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公开竞标的形式,确定全村的垃圾收集和常态保洁承包人。目前,丹棱县一共有71个农村保洁承包人。另外,原则上全县各村按每人每月1-2元不等收取垃圾收集费用,差额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解决。
古维芬说:“我们打破了乡镇、村组行政区域界线,按照‘方便农民、大小适宜’的原则,以邻近的3-15户不等修建联户定点倾倒池,每1-3个组的中心位置建一个联组分类减量池。目前,全县建有联户定点倾倒池近5000个。此外,根据道路分布现状,将全县村收集站串联成8条垃圾收运线路,安排5台压缩式垃圾车将垃圾统一运往眉山市垃圾发电厂。”
从“垃圾往哪儿倒”变“垃圾怎么用”
“菜皮皮,烂果果,入池产气把饭煮……电池药瓶有毒害,千千万万入黄袋;垃圾分类要做到,资源利用见成效。”这是龙鹄村墙上引导垃圾分类的顺口溜。
一大早,龙鹄村村民黄玉辉把垃圾进行简单分类,一堆果皮和菜叶倒进了自家沼气池,剩余的塑料、纸巾等垃圾用口袋装好,倒在了离家100米远的垃圾池。
农村垃圾治理一直有着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维持难“四难”特点。联户定点倾倒,只能解决“垃圾往哪儿倒”的问题。要彻底做到环保卫生,还需要解决“垃圾怎么用”这一问题。2012年初,包括龙鹄村在内的几个村子尝试建立垃圾分类减量池,保洁承包户清理联户定点倾倒池时,会将杂草、谷皮等有机垃圾挑出来,运到分类减量池里,经过一定时间堆积,再由村民拉走做有机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12-27/8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