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农村部三次预警提醒:今年种玉米仍需谨慎


  正如魏百刚所言,如果今年因为价格的上扬,造成一些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的种植增加,既影响到玉米结构调整预期目标的实现,也将造成价格下跌,使农民的增收受到影响。

  为了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运行,4月12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启动,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首次投放大约700万吨,黑龙江拍卖量最大,拍卖底价低于当前主流玉米收购市场价。

  “4月12日开始一周拍卖了700万吨,这个供给量完全足够市场需求。”习银生表示,今年玉米去库存的力度大于去年,这一行为的影响很快反映在市场上,尽管仍未确定具体数据,但目前的监测结果显示,受临储拍卖等因素的影响,4月玉米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

  阶段性的数据证实了习银生的观点。国家统计局与卓创资讯联合发布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继4月上旬止升为降之后,4月中旬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因临储拍卖启动,玉米投放量大,对玉米价格有所打压。但是优质粮拍卖溢价幅度较大,对市场优质玉米有一定支撑作用,陈粮溢价幅度较低,预计4月下旬优质玉米价格暂时稳定,陈粮价格或走低。

  “其实供给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市场有自己的判断,通过价格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农民对价格是十分敏感的。”习银生说,抛储确实会对农民的种植意向产生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以蔬菜生产或进行轮作替代玉米种植。

  习银生认为,不管是选择利益更大的其他作物的种植和采用轮作的方式,还是选择继续种植玉米,都可以视为是市场合理的选择。“国家不可能代替市场的作用,当看到市场调节出现偏差时,国家需要通过宏观调控进行倾向性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只是在幅度上的,并不能彻底扭转市场自发调节的趋势。”

  补贴≠红利

  区域政策性因素仅为农民利益兜底,影响力有限

    自3月15日起,吉林省在东北三省率先出台玉米、大豆加工奖补政策,对收购加工2017年新季玉米的深加工企业及大豆加工企业进行补贴。

  4月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其中,大豆补贴标准高于玉米。

  一方面在呼吁农户谨慎扩种,另一方面却又拿出补贴政策为农户兜底,来自同一个部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一些农户陷入了迷茫。

  “补贴和调结构并不矛盾,补贴并不是为了鼓励农民都去种植玉米。”习银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也不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出台补贴政策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卖粮难”,保护农民利益。这些区域性的补贴政策辐射范围有限,也是在鼓励各省区将补贴资金向玉米、大豆的优势产区集中,引导非优势产区继续调减玉米,同时对大豆生产者和大豆加工企业的倾向性补贴可以有效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加工能力,保证开工率。

  在一些结构调整区,除了拿出政策对调整品种进行补贴外,一些地区还积极出台配套措施,从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入手,解决农民“不会种别的”“不愿种别的”的问题。为配合做好调减玉米种植中的农民培训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种植优势经济作物的意识和能力,4月10日,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出台《关于在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中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工作方案》,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户理清调减玉米种植后替代产业种植思路,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开展技术示范与培训,让农民通过玉米调减、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改变观念,增强农民调减玉米种植的主动性和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对此,习银生建议,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优质、绿色的导向,不盲目跟风,种植户应做足功课,先摸清种子市场,选出适合当地种、也能卖得好的品种;同时,要尽量抱团生产,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对接市场,抵御风险,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数据 大豆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