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韩长赋:建议不要盲目扩种玉米 代表委员热议



  至于会不会对农民的积极性或者生产带来影响,实话实说,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不会太大。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第一,因为小麦和水稻是口粮,所以各方面还是很重视的。第二,小麦和水稻大都是在基本农田里生产种植的,我们国家近些年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小麦基本上是旱涝保收,可以做到这一点。农民种小麦和种水稻,在目前的水平下还是有账可算的,所以也不会很大幅度调减。
  当然,价格下调会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也注意到农民的反应,所以国家在下调收购价格的同时,也对种粮农民采取直补的方式,适当地补助农民。现在籼稻和粳稻大概分别下调了0.1元到0.2元,这个下调带来的收入影响主要由政府和国家来承担,也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补贴、保险等配套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总体来讲,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下一步粮食工作讲了一句重要的话,就是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这是下一步我们工作的方向,也是需要落实的任务。
  新华社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两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很大,两年已经调减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今年又提出要调减水稻面积。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已经不用再生产这么多粮食了?今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就是要压低粮食的生产呢?
  韩长赋: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有的品种供给不足并存。现在,我们的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针对这个问题,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两年主要是引导玉米种植的调减,主要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这两年累计调减种植面积5000万亩,主要增加大豆1900万亩,杂粮1000万亩,还有青贮玉米以及粮改饲1000多万亩,应该说效果是好的,结构是趋向合理的。
  现在看,水稻也偏多,特别是东北粳稻出现了库存积压。所以,我们要顺应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来引导调整。重点是调减资源消耗比较多、非优势区的水稻生产。当然,这种调整绝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粮食生产了。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所以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适度调减玉米和水稻,绝不是要放弃粮食生产,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法减法一起做,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农业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平衡。
  下一步,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证粮食安全。主要是以下一些考虑:
  一是坚定不移地稳产能、保口粮。根据供求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追求年度产量,而是要确保产能稳定,产能稳定就是有需求时能生产、能供得上。我们要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8年还要新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国家规划到2020年要建设8亿-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还要划定9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就是让这些主产区、优势区保证粮食生产。在科技方面,要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优质高效和绿色生产技术,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二是继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虽然粮食是特殊商品,但它也是商品,所以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特别是调整品种结构。
  三是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主食吃得少了,肉蛋奶消费量上去了,但肉蛋奶也要靠粮食来转化。我们要大力发展肉类、牛奶、禽蛋、水产、食用菌、蔬菜、水果这些产品来满足人们更好的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水稻 小麦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