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见证了无数从无到有、迅速壮大起来的商业模式:“双十一”电商节、共享单车、滴滴出行、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等等,“互联网+”几乎无孔不入,而我们农资行业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冲击,笔者在庆幸的同时,又充满着担心,难道中国的农业真的是铁板一块?又或是大变革的前夜,等待着最后的雷霆一击?
首先攫取几个新闻片段:
“双十一”到来的第一天(11月1日),天猫强行要求格力、美的等知名家电企业参与促销打折,打折力度达16%,远超这些家电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强如格力、美的等制造企业,也被强大的流通企业所左右,中国化肥行业里有可以匹敌格力、美的的企业吗?答案肯定是没有。一旦出现强如天猫、京东等的农资流通企业,农资行业肯定会任人摆布。
京东、淘宝等电商疯抢阳澄湖大闸蟹。生鲜电商,更大范围地说,农产品电商是公认的电商最后一块蓝海,市场规模高达数十万亿,大闸蟹案例说明这些电商巨头并没闲着,只是模式还没成熟而已。我们已经领教过滴滴、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一旦这些企业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办法,那么借助于强大的资本力量,市场可以一夜变天。
今年的磷复肥会议上的几个报告:《金丰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创新》《无人机助力农业现代化》《农业即服务--京东打造现代农服新生态》《大数据引领现代农业》等。企业都在尝试改变农业,但一是路径未必正确,二是还没到爆发的时候。
农业的爆发必然是谁能补齐短板,那么中国农业的短板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农业的短板是产销的对接。
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中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在农产品端体现得很充分:城市需要优质的农产品,而农民需要增加收入,需要摆脱贫困,但又不知道生产什么样高价值的产品来充分满足城市人口的需要,农业的生产始终在滞销和紧张之间来回摆动。有需求,也有生产能力,本来是双赢的事,就是对接不起来。正是有这样的困境,为了让农民知道种什么,保障农民的收入,政府不得不对主要粮食作物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但政府托市的结果是库存越积越多,又要重新改革收储方式。
有人说,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可以走出产销对接的困境,但即使承包一千亩、一万亩的土地也仍然是小规模农业生产者,仍然要面对大市场、小农业的问题。
中国农业所有问题的症结就是解决产销衔接的问题。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是农民最贴心的人,谁就必将左右整个产业链。
中国农业的发展有三件事必然发生:一是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没有组织化,就没有机械化,就没有标准化,更没有产销对接的基础;二是借助期货市场引导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三是借助电商和大数据,对接生鲜产品的种养殖,最终发展出先需求、后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避免农业生产的大起大落。
农资行业经过了电商元年,当初惊呼狼来了,没想到电商全线败退,使得行业感觉电商不过尔尔,但笔者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其它非农资企业的关注,感觉狼真的快来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同农资行业短兵相接的正面战场,而是迂回包抄,通过完成农产品产销对接来最终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中国的土地承包制度再延长三十年,这意味着老一代不懂互联网的农民必然不会长期占领这个周期,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可能正在酝酿。农产品上行这块肥肉迟早要被人吃下,即使现在无从下手!农资行业有天生的同农民和农业打交道的基因,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完全有机会在这块混沌未开的市场大显身手,但如果仍执迷不悟,还是整天沉溺于价格的涨跌和产品的营销,笔者相信必然会看到万劫不复的那天,改变这一切的仍然是“互联网+”。(余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11-21/26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