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的成立,是中微量元素产学研从幕后走向前台的里程碑事件。通过产学研大协作,中微肥将从传统配角变成主角,一直被视为肥料“小字辈”的中微肥将成大器,成为推动化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同时,中微量元素带来了新视野、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有望打破化肥施用“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弊端,推动农业变革。联盟真正架起了中微量元素与化肥对接的“金桥”。
《农资导报》:您认为未来中微肥的推广应用还须在哪些方面发力?
王运华:中微肥的崛起,从本质上讲,是平衡施肥理念的不断深化。当前许多农民凭经验重视氮磷钾肥,对中微量元素的接受程度较低。所以,我们要做好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与施用技术的科学普及工作,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思路,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农民最讲实际,一旦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增产提质效果与经济效益,就会认可并接受中微肥。不能性急,性急难免出瑕疵。中国过去在推广农业新技术中有过由于性急而受阻的事例,吃了“夹生饭”难以扭转,教训十分深刻。
作为一位农业科学家,我一直有一份情怀:让中国农业更美好。这些年间,不管是对自己的学生讲课还是在外面做学术报告,我一直都在呼吁中微量元素营养的重要性。目前大家对我的观点都较为接受,这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2006年退休以后,我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个事情,我将不遗余力地在中微肥科普这条大道上走下去,助力联盟把产学研之路打通拓宽,把中微肥产业做大做强。
我相信,中微肥的崛起将为化肥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引领中国农业和肥料产业变革。
王运华教授简介
王运华,193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植物营养学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王运华研究团队建立了中国棉花施硼技术体系、中国冬小麦施施钼体系技术,提出赣南纽荷尔脐橙施硼配合施钼技术,这些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增产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研究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硼与其他营养元素互作、硼及硼钼配合施用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硼;植物对硼吸收及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等,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成果。
支持创建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遗传学科,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主持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2015年主编出版《中国农业中的硼》专著,培养研究生74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10-13/26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