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进行了更为严谨的研究工作,试验证实,“蕾而不花”的原因是缺乏硼营养。基于试验数据我提出,土壤有效硼0.2毫克/千克为棉花缺硼的临界值,并将棉花出现叶柄环带作为缺硼的形态特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专家纷纷前来参观指导;原燃化部生产组得悉后派工作人员专程现场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原化工部化肥司恢复后,一直支持棉花施硼的研究与应用。
1979年,我们向棉花外表尚属正常、而存在中度和轻度缺硼即潜在性缺硼进军。在湖北省天门县棉花施硼田间试验成功,校内试验证明,土壤有效硼0.8毫克/千克为棉花轻度缺硼的临界值。
1980年春,我们将棉花施硼试验扩大到江苏启东和河南周口地区。5月下旬现场考察进展良好,我赴京向原化工部化肥司王司长汇报,在他的推荐下,向农业部朱荣副部长汇报在棉花上的相关研究成果。朱荣副部长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充分肯定,明确表态对项目进行支持。农业部经济作物局根据朱荣副部长的指示,要求我们提交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开展棉花施硼试验示范与应用的报告。10月,农业部批准该报告并作出部署,从1981年起,由华中农学院牵头,组织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13个产棉省市开展棉花施硼试验示范与应用。棉花施硼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平均增产10.8%的经济效益。
《农资导报》:在棉花“蕾而不花”症结是缺乏微量元素硼的重大科研发现之后,您和您的团队在中微量元素的推广和应用上又做了哪些努力?
王运华:初战告捷后,我带领团队开展了中微量元素在更大范围、更多作物上的推广和应用。1982年,农业部农业局组织成立了全国微肥科研协作组,在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调查,主攻水稻、玉米施锌,棉花、油菜施硼等应用研究。1988年,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将南方水稻施锌、北方玉米施锌、棉花施硼、南方油菜施硼技术规范印发全国农业部门推荐应用,中微肥在全国推广应用。自1986年以来,农业部科技司将微量元素列为部科技重点计划,扩大了作物及其微量元素诊断与施用微肥技术应用范围。
我们陆续发现,冬小麦越冬期缺钼会发生叶片黄化死苗,枳壳砧木纽荷尔脐橙挂果后缺硼会发生叶片黄化……陆续发现缺素现象,找出原因,对症施策,我们开展了大量中微量元素基础研究。1983年和1989年,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先后申请植物营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成立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事业不断发展。当前,胡承孝教授主持柑橘土壤肥料技术体系,鲁剑巍教授主持油菜土壤肥料技术体系,姜存仓教授实践赣南纽荷尔脐橙施硼。从1991年开始,在徐芳森教授、石磊教授等诸位老师的努力下,华中农业大学的植物营养遗传研究团队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作物营养遗传研究团队。
2015年,我们团队综合国内40年来作物硼营养与施用主要成就,撰写出版《中国农业中的硼》专著,在植物营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我觉得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只有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中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动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中国农业不断升级。
《农资导报》:目前农资行业对中微量元素的接受程度如何?
王运华:目前,中微量元素对农业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人们亲切地呼唤中微量元素为“第四元素”。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以此为契机,积极助推中微量元素的产学研互动和合作。2016年9月24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的联合组织下,我们成立了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我们以“成立一个联盟、竖起一杆旗帜、服务一个产业”为目标,旨在为中国中微量元素肥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微肥施用技术、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微量元素肥料科研、教学、生产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实现“产、学、研、用、资、媒”等跨行业多层面的战略合作、互联互通、协作创新,共同致力于中微量元素在肥料生产中的配比和添加技术研究,依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需肥规律,研制作物专用中微量元素复合肥,将中微肥、氮磷钾化肥和施肥应用技术做加法,助推中微肥推广普及。提升化肥产品附加值、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推动中微肥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10-13/26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