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肥料大品牌打不过小品牌?!问题究竟出在哪?


  以肥料为例,反观行业近些年的转型轨迹,绝大多数企业以发展新型肥料为核心战略,而背后的考量一般有二:一是扩大企业盈利能力,因为新品意味着市场的独特性,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二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节本增效。但问题是,往往盈利的目的达到了,而帮助农民节本增效的目的则难以一概而论,有些确实实现了增产增收的初衷,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产品属于炒作概念,农民并没有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反而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或者说产出与成本出现倒挂。更甚者,有些企业为了掩盖产品性能上的缺陷,对产品一年一更新、一年一迭代。市场是教育出来的,这种非理性炒作的结果,便是农民不再相信所谓的高科技、大品牌,转而投向小厂小牌子,尽管这些肥料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养分含量基本合格,效果上并不比大牌子差多少。

  肥料行业转型务必要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为核心目标,这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低迷、种植成本高企凸显的当下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种植大户的涌现,种植成本变得越来越敏感。

  我们不难看到,近些年一些大型企业着力优化产品供应链设计,诸如推广智能配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制定高产营养解决方案等做法,本质上都是为了降低种植成本,让农民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优的产出。

  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降低种植成本并不意味着要卖便宜的肥料,而是要做更具科技含量的肥料,即便价格贵一点,但能减少用量或者增加产出。而且对企业而言,肥料销量即便下降了,但利润反而会提升。这才是大企业未来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农资行业正确的转型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田作物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