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品种的每一次突破都推动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中国农作物品种已进行了7~8次更新换代。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意义重大。4月25日,农业部发出《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工作通知》,力争“十三五”末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通知指出,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完成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品种对农业提质增效的贡献率超过50%。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品种更换率超过60%;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品种更新率超过40%;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种更新率超过30%。要在现有品种基础上,品种优质率提高10%以上;品种抗旱性、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节水5%以上;需肥量明显降低,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抗病性、抗虫性明显增强,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
深化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新品种培育。继续深化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重点的国家级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同时各地积极推进以经济作物、地方特色作物为重点的省级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不断探索、创新联合攻关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切实提高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符合更新换代需求的新品种。
优化农作物品种管理,加快新品种商业化进程。将管理重点由事前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国家和省两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品种审定指标体系和标准,鼓励品种创新;不断拓宽品种试验渠道,规范联合体试验、绿色通道试验管理,要优化审定程序,提高审定效率;积极科学开展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加快优良品种推广。落实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做好杂粮杂豆、瓜蔬果茶等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规范优势特色作物品种管理,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品种安全性监管,对存在安全缺陷的品种要及时撤销审定或登记,强制退出市场。不断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进一步扩大保护名录范围,优化新品种保护流程。强化品种审定、品种登记与新品种保护衔接,构建全国统一的品种DNA指纹图谱库,规范市场秩序提供科学依据。
健全品种展示示范与跟踪评价体系,加快新品种推广。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依托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品种跟踪评价体系,做到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与种子企业联合或企业独自开展品种展示示范新机制,做到线下展示与线上销售相衔接。
构建种业大数据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 (龙飞)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4-28/26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