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2014年,在北京做红木家具生意的老闫在武城县流转了8749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流转期限为10年,租金一年一付。然而,再次来到他的农场,发现那里已人去楼空。
“这两年,我因粮价过低赔了1600万元,去年就干不下去了。现在已经回到北京继续做生意。原先流转的土地退给了农民,农场已经建好的房屋也免费送给了朋友。”老闫说。
武城县丰旺家庭农场负责人于秀全也刚刚退掉了三年前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的100多亩土地,目前还剩400余亩流转土地。“原来和农民签合同时说好了租5年,今年实在是租不起了,没办法只好委托村支书挨家挨户退地。”于秀全说。
在武城县,像老闫、于秀全这样“毁约弃耕”的种粮大户还有不少,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武城县有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户、500亩至1000亩的种粮大户3户;而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户、23户。
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的行为,在菏泽、济宁等地也不少见。2015年和2016年的玉米价格每公斤比2014年便宜七八毛钱,按玉米亩产600公斤计算,这两年每亩少收入四五百元,“种地越多,赔钱越多”,为了自保只能“毁约弃耕”。
另外一些种粮大户虽然没有“毁约弃耕”,但给农户的租金开始降低了。根据在山东多个农业大县调研发现,今年种粮土地的流转价格普遍下降了一两百元。
武城县,2012年玉米价格为2.6元/公斤时,土地流转价格曾上涨到1200元/亩;2014年玉米价格为2.2元/公斤时,土地流转价格大多降为1000元/亩;今年玉米价格降为1.5元/公斤,土地流转价格降为800元/亩甚至更低。
那么
2017,种植户们怎样才能赚钱?钱?
1
大户的困境:规模越大越不赚钱
对于农民而言,规模化效益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层面:
一,规模化种植效益是否存在?
二,规模化的经营效益是否存在?即生产的规模化和经营的规模化。
2
成本结构“三变七”
家庭农业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单元(种植),经营交给“二道贩子”们,不存在规模化经营。成本结构简单:农药、种子、化肥三项成本,农民种地属于“自我雇佣”,没有计算人力成本。根据2012年关于中国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家庭农场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0亩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使用农业机械也会产生成本。此时,农业种植的成本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共分成7大项,除农药、种子、化肥,还有雇工成本、土地流转成本、机械成本、管理成本。
3
大户的“规模不经济”
第一,土地流转刚刚开始,目前属于大户、中户、小户并存的过渡时期。较成本优势,三者的成本差异大,小户其实更具有成本优势,因为他们的成本结构不一样,大户不一定有成本优势。
第二,小户种植,精细化程度一般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比如种肥同播,小户农民一般不会漏播,但外聘“农业工人”则相反,同时,小户农民的粮食,偷盗者较少,大户种植,特别是商业投资的种植大户,偷盗情况很严重,甚有监守自盗的现象。
第三,大户对农业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发生农业灾害如何自救?如果靠机械自救,大户的农业机械比较齐全,有一定优势,比如水灾后排涝;如果自然灾害后完全靠人工自救,则大户并没有优势。比如玉米遭遇风灾,需要人工扶正,上千亩的面积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耽误救灾时间。
4
大户的赚钱之道
一、规模筹码。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使得经营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靠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很难,靠经营信息增加收入相对容易则应以增加收入为主要方向,增加收入是没有极限的。
二、获取农业政策。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相对于小户来说大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则能更好对应国家的政策,通过申报项目获取一定的补助。
5
经营规模,向上游获取利润
具有经营规模,能从上游获得原材料优势,或者更好的植保技术服务。如大户、合作社实行集团采购,就能够从上游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更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或者更好的植保服务。大户通过向上游要求更好的植保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这就是规模筹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2-22/26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