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化肥减量在“精准”上面下功夫


本报讯 (记者 王军)如何实现肥料的精准投放?如何降低施肥成本实现农业减施增效?10月19日,2016中国数字化施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会议紧扣“十三五”中国肥料发展方向,通过专家主题演讲、施肥模式点评、代表提问等互动形式,对数字化施肥、智能配肥模式(站)及其应用成果进行分享与研讨。
  据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专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介绍,精准农业需要大量信息技术支撑,将云数据用于肥料生产与使用,这是精准施肥与发展精准农业的前提。
  记者了解到,2013年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褚清河首次总结提出数字化施肥理论。该项技术先后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大田和经济作物上示范试验。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283万公顷,其中大田作物增产幅度在20%左右。数字化施肥技术是一种能整合单质化肥和上千种型号复合肥为10种高效剂型复合肥和与之相配套的计算肥料型号和用量的数字化计算系统,其核心是能直接计算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和最大施肥量。该技术历经39年,取得4项具有国际领先成果的集成技术,2012通过成果鉴定。
  褚清河表示,同一潜力的品种达到最大施肥量后再增加肥料量不再具有增产效果,只有耐肥性更强的新品种,才能保证超过原推广品种的最大施肥量仍具有显著增产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宗文认为,该项成果为节省化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是对传统施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肥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强调,精准农业需要数字化施肥理论与技术支撑,而“良肥与良种、良法”相配套则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部种植业司原副司长段继贤表示,配方施肥让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较10年前提高了7.2个百分点,开创了智能化、数字化施肥在测土配方领域的应用。
  论坛联合主办单位、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董事长刘峰表示,“点豆肥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智能配肥、数字化施肥与互联网的科学融合,让肥料的生产与使用回归本质迈向精准农业,对肥料生产与销售转型和实现高产施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会上,点豆商学院还为五位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论坛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和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联合主办。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东北等地的300余名代表参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化肥 农业资源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