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稻田综合种养提高种植效益


本报讯  近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湖北省潜江市召开。会议强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发展的原则,以高效、优质、绿色、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稻田种养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近年来,各地突破传统方式,通过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力度,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模式不断创新,技术标准不断建立,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应用面积突破1000万亩,2016年达到1200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等种养模式,亩均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万元,比单一种稻纯利润高3倍,甚至10倍以上,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了稻、渔、田的绿色、高效、生态发展。

会议指出,稻田综合种养以稻促渔、以渔保稻、稻渔双收,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成功探索,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狠抓典型引导,稳步示范推广,模式不断创新,面积不断扩大,标准不断建立,效益不断提升。下一步,要做好防重渔轻稻、防稻渔脱节、防环境恶化和防盲目扩大的“四防”工作,立足种植和养殖、生产和生态、农艺和农机、农耕和休闲“四融”,突出适区、适情、适度、适量“四适”,把好“田”的标准化和生态化、“稻”的优质化和绿色化、“鱼”的特色化和区域化、“推”的本地化和产业化“四关”,促进稻田综合种养可持续发展。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一是着力协作攻关。大力开展协作攻关,深化机理研究,破解技术瓶颈,推进农机配套,集成技术模式,制定行业标准。二是着力技术配套。加强水稻和水产品品种引进,加强种养技术配套,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三是着力示范带动。选择有基础、有优势的地区,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加强试验示范。切实做好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确保技术入户、到田。四是着力主体培育。加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辐射带动技术示范推广,形成区域性的优势产业。五是着力宣传引导。广泛宣传稻田种养模式对稳粮增收的重要作用以及各地的好模式、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何红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 环境恶化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