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利益为纽带完善“菜篮子”———吉林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


当前,农业发展正步入查补短板、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新课题,吉林省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蓝本,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完善“菜篮子”保障机制

“这茬菜能上市了,得抓紧时间摘下来。”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尚家村农民张春家的蔬菜大棚里,遍地的“婆婆丁”让人眼前一亮。张春和几名农民小心翼翼地采摘“婆婆丁”,整齐码放在筐里。几个小时后,这些菜将出现在长春的农贸市场里。

张春家共有7栋大棚,栽种黄瓜、辣椒、茄子等多种蔬菜。“我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张春说,这栋大棚原来是玉米地,今年改种了蔬菜。“种菜收入是种苞米的5倍以上。拿‘婆婆丁’来说,现在1公斤能卖10元钱左右,最贵的时候能卖到30元钱。”

充足的农产品供应保障,是都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器。“都市农业在‘菜篮子’产品供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吉林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吉林在完善“菜篮子”调控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从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入手,重点完善农产品市场骨干网络,加快省会和地级城市骨干蔬菜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加强“菜篮子”产品产销全过程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动态产销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通过统筹规划批发市场建设;优先支持特色批发市场升级建设,推动特色专业市场集群发展;完善“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等产销模式,并探索建立园艺特产品现货交易所。

利益为纽带组织生产

站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田野里,800多栋大棚颇为壮观。这几年北沟村大棚产业风生水起,蔬菜园区所产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城市,部分通过绥芬河口岸销往俄罗斯远东地区。

一大早,北沟村村民王桂芝就来到自家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王桂芝仔细查看每株番茄的长势,掐去枯叶,摘掉坏掉的果实。“今年柿子价格挺好的,每公斤最高能卖到3元左右。”王桂芝说,按现在的行情,一栋蔬菜大棚的纯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加上建棚时的政策补助,不仅能赚回建大棚的成本,至少还能盈利两万元左右。

发挥区域产业特色,按照“前联农户、后接市场”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以利益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生产,吉林省逐步形成了以园区为龙头、围绕园区建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015年年末,《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发布,吉林将围绕长春、吉林等地级市周边建设城郊型蔬菜种植基地,沿省内5条重要公路、铁路沿线建设五大棚膜蔬菜产业带,推进蔬菜标准园和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蔬菜基地创建,建设以长春为核心的蔬菜产销集散中心,实现产业布局。

德惠市布海镇长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理事长郭太一介绍,该园区现有无公害蔬菜7个品种,绿色蔬菜5个品种,下一步园区将申请有机蔬菜认证。

在城市周边,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采取合作社统一种植的模式越来越多。种植绿色有机蔬菜的大棚亦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有大有小,主要特色大致相同——改良土壤、使用有机肥、天然病虫害防治、先进的温室大棚等。

多元化延伸产业链

按照《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吉林将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景观和文化等功能,全面整合农业资源、山水风景、地域文化、乡土民情,形成一批各具特色、有机统一的休闲农业网络,逐步将休闲旅游农业培育成新兴产业。

盛夏8月,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金丰村的金丰现代农业园里游人如织。园区负责人崔文秀介绍,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平均每天接待采摘游客200多人次。游客不仅来自本市,还有许多来自舒兰、磐石甚至长春等周边城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品种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