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活权 活地 活“三农”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大营胡村的胡付华,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位,卖掉了自家的小麦。这得益于他加入了当地龙头企业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
  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伴随着放活土地经营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让“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双层经营逐步向“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转变。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注入了更加持久的活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已达到87.8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50多万家,入社农户突破1亿户,占农户总数41.9%;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5.4万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6万家。
  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则让“怎么种好地”有了答案。
  今年春管期间,河南省安阳市的农田上空,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农飞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建强介绍,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就是要做好那些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
  小麦跨区机收、农机合作社代耕土地、病虫害统防统治……拥有高效、便利、低成本等优势,如今,各类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征程上,“多元化经营主体+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成为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武器”。
  要素变资本,激活农民增收动力
  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专业农场场主王立臣看着自己承包的连片耕地,打心底里开心。几年前,他曾为扩大经营规模缺少资金犯愁,“想贷款,土地不可以抵押,也没人给做担保,贷不成。”当龙井市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后,王立臣的融资路一下畅通了。“我贷100万元,一年的利息扣除政府60%的贴息,不过2万多元。”
  土地,曾经只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要素资源。如何让农民世代固守的土地资源变成活的“资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
  要素变资本,不仅撬动了更多资源投入,也激活了农民增收的动力。2014年至今,从60公顷到80公顷、110公顷,随着流转来的土地不断增加,王立臣的经营规模三年实现了“三级跳”。2015年农场实现产值340万元,实现净利润110万元。
  放活土地经营权,农民把“沉睡”的土地资源流转给大户进行规模种植,获得流转收入;同时也把自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行务工,再次获得收益。
  今年53岁的张士红,是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前全家靠种玉米、蔬菜等为生,每天平均劳作13个小时,可一年下来,基本没盈余。如今土地流转了,每亩地每年租金2500元,一年下来,不用干活也能纯收入2.5万元。“我到月季园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2000多,家里每年收入近5万元”。
  在一些地方,村民们已不满足于土地确权、流转的收益,还开始探索其他方式,参与到土地增值的链条之中。
  土地入股,产业增值促增收。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孤堰兴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户朱庆余有笔明白账。“比如不少合作社还从事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等,所得收入远高于基本地租。”通过土地入股,他每年每亩地的纯利润比之前多了600多元。
  土地托管,成本降低促增收。作为江西省有名的种粮大户,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的凌继河拓展“土地托管”业务范围,为周边农户提供农资购买、农机使用以及粮食回购等服务。按照这种模式,平均一亩能增收100多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草莓 农业产业化经营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