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陈蕾 刘楠)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十二连增”后,粮食生产还有啥追求?
“十二连增”后,粮食战略要转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再过几天,十三五的帷幕就要拉开了,就在昨天,2015-2016中国经济年会召开,大会主题就是“引领新常态、决胜十三五”,不少重磅嘉宾出 席。其中,最受到大家关注的就是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昨天的论坛上,他直言:不必再追求粮食连年数量的增长。那么,未来的粮食战略将如何布局?陈晓华的 回答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发展。
今年是个暖冬,厄尔尼诺影响着气候,也影响了粮食生产。全球的粮食价格涨幅10月份甚至达到4%,涨幅创出三年来最大。面对如此粮食大考,我国 的粮食生产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亿2143万吨,比去年增长2.4%,实现了“十二连增”。此外,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 量也有所提高。
不过,就在昨天的经济年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直言:“要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水平,不必再追求连年数量的增长,农业基础薄弱的状 况、质量效益不高的状况、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还很突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仍然是短板和弱项。要把重点放在巩固和提升产能上,要实施藏 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
农业用地现状:四海无闲田,生态承载接近极限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经总结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四海无闲田,资源利用的 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源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因此,环境资源可持续,才能有真正的粮食安全。
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靠什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将成为破题之法。
党国英:一些土地要让它休耕,要开发一些有利于粮食增产的技术,使土地的投入和技术的投入能够促进粮食增产。这个思路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强调我们 要允许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波动,比方说今年我们粮食供给比较大,下调了收购价格之后,可能会对明年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可怕,因为我们无非就是要发生 一些土地休耕的情况。如果说粮食价格回升,那么还可以通过技术的投入增加产出,我认为这个思路符合农业经济的一般规律。
农业生产也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昨天还明确提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个中心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发展。说到农民的收入,虽然今年粮食产量喜获“十二连增”,但是,局部地方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
为什么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陈晓华坦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农业成本比很多其他国家的成本要高,缺乏竞争力。
陈晓华: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弱,这是一个短板,我们的产出水平并不低,但是劳动生产率低,所以和发达国家农业比,没有竞争力,才导致现在的国内外价差拉大,一些产品的进口增加。
如何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从两位农民现代化秋收的事来说说看:
秋收时节,吉林省和龙市的农场主金君收到气象局发来的邮件:周末可能有一次大降温。“现在挺着急的,得赶在降温之前把粮食全部收完。”
三年前的秋天,就是因为突降大雪,金君的农场损失了几十万。从那以后,金君制定了农业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定期推送的农事预报,依托大数据,他能快速调整生产节奏。
而在吉林的中部平原榆树,世界公认的黄金玉米种植带,也是我国产粮大县。农民孙振峰把家里3公顷地托管给合作社。从育种、播种到秋收,合作社有 一套标准化流程,现在除了开个收割机,别的他都不用操心。“交给合作社,去管理这块土地,一个是能提高土地的产出,另外一个通过科学管理,再加上全程机械 化,这样减少了成本。”
这就是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的成功尝试。因此,在昨天的论坛上,陈晓华提出的关键词就是: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适度规模经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7/7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