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每一条看似简单的预报结果,背后都有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
追踪病虫害发生“全过程”
( 2015年12月14日 03 版)本报记者李竟涵
采集
从测报员一只一只数虫子到远程全自动实时监控
数量的多少是判断病虫害发生流行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处长刘万才告诉记者,过去想知道虫量有多少只能通过测报员一只只查,病虫害大发生时一晚上可能就有几十万只虫子,工作强度大,数据还容易丢失。而现在物联网、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成为现实。
自动虫情测报灯就是基层测报员的最新“法宝”之一。虽然外表和防治用的杀虫灯相同,但诱芯却完全不同,测报灯要求性诱剂的释放速度均衡,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它能够自动统计虫量多少,数据还能随时随地读取。还有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可以说是测报员的“千里眼”,能实时再现田间场景,不在现场也能随时监控田间情况。
监控的自动化不仅省时省力,准确性也更高。马铃薯晚疫病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自动实时监控的首例成功范例。目前我国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面积3000~4000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40%,严重时可造成70%~80%的产量损失。而田间湿度和温度是决定其发生流行最重要的气象条件,对田间气候实时监控能有效指导晚疫病防治。
“自动实时监控的核心设备是一台田间小气候仪。”刘万才介绍说,气侯仪能实时采集田间各类气象因素(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降雨量、蒸发量、气压、风速、风向),并自动传输、入库、统计分析,再结合晚疫病流行规律,建立预测模型,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其发病流行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重庆、甘肃、贵州、内蒙古等省区示范推广,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网络传输、模拟预警。2012年、2013年甘肃省晚疫病连续两年大流行,植保部门利用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调查,有效提高了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分析
从甘肃的小麦条锈病株得出第二年河南、山东的病情
准确测报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然而怎样“未卜先知”,提前预测出未来的病虫发生情况呢?刘万才说,秘诀就在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模型。
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发生,1950年造成60亿公斤粮食损失,相当于减产45%,1964年造成粮食损失32亿公斤,1990年造成粮食损失12亿公斤。而现在,已成功地将其损失控制在每年2~3亿公斤。
之所以能“制服”条锈病,正是因为摸清了其流行规律,建立起了预测模型。条锈病在我国境内传播会先后经过越夏易变区、冬季繁殖区和春季流行区,其中主要越夏区在甘肃陇南和川西北地区,秋季到达湖北、湖南南部、陕西关中等冬季繁殖区,在这两个区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直到第二年春天进入河南、山东等主产麦区才开始流行为害。因此,掌握越夏区等前期传播情况,就能基本了解来年小麦主产区该如何防治条锈病。
结合气候因素和发生流行规律,还能对迁飞性害虫进行动态监测预警。例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一般是4~5月份从越南、老挝等地飞入我国,首先在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稻区“登陆”,再向北迁移。因此每年3月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就要开始进行虫情监测,为全国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把好第一关。
除了依据规律的经验预测,通过电脑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也很重要。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引入,让病虫害的变化趋势有了更科学直观的推演方法。
“通过GIS,可以直观推演未来一周的病虫害发生动态。”刘万才在电脑上向记者展示,电脑屏幕上是一张全国地图,地图上通过不同颜色标识出不同区域的病虫发生轻重。拉动地图上的一条横线,就像卷起一扇百叶窗,病虫发生变化趋势一目了然:颜色变深的区域未来病虫发生将更为严重,颜色变浅的则会减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14/7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