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十二连丰”下的“国产粮满仓”,一边是再破亿吨的低价进口粮,国内外价格倒挂凸显中国农业竞争力落后的境况,更绷紧粮食政策调整的神经。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进口粮食为1.13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3%,是有史以来第二次过“亿”;另一方面,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21亿吨,比2014年增长2.4%。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如实行轮作休耕的试点、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等,这实际上发出了一定程度上适当调整近期粮食产量的信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撰文指出,但仍将着力保持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升。
“调减产量可以,但不可以减少耕地面积,并应由农民自己主导选择是否退出粮食种植。”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农民种粮收益少了自然会少种植,但不能以让农民利益受损为代价推进粮食调减。”
玉米替代品进口冲击国内
按照进口粮占比计算,当前国内每7斤粮食里即有1斤来自国外。而这些进口粮除了七成以上是大豆以外,还多以大麦、高粱、DDGS、木薯等玉米替代品为主,凶猛进口货冲击国产玉米销售。
“廉价进口替代品直接冲击了国库销售。”马文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国储玉米定向企业销售价格为每吨1400元,合计每斤0.7元,而当初都是1元左右收进,相当于每吨玉米除了亏损仓储费,至少亏掉600元。”
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高企粮食库存加剧中国收粮之难。仓容有多紧张?国家粮食局曾用两个前所未有形容:“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陈锡文撰文指出,进口大麦、高粱、DDGS、木薯等以替代玉米,使得国内玉米的销售受到冲击,出现滞销积压,这是中国粮食市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对中国政府和农民而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采取何种措施调节国内的粮食价格,以抑制玉米替代品进口的任意增长。
粮食生产结构将审慎改革
在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格局下,虽然有声音认为可以考虑适度调减粮食产量,但《人民日报》昨日发表文章认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十分迫切,粮食 生产要适应新常态,粮食改革要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型。在粮食供给侧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时,要向粮食供求平衡态过渡,既不能过度调减,又要把握 力度和节奏,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其重点是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上来。
由于经历过前两次粮食产量下降带来的“巨大波动”,粮食调减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
第一次粮食巨幅波动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下降,直到1989年粮食产量才恢复到五年前的水平。第二次是从1999年开始,粮 食产量出现下降,一直降到2003年的4.3亿吨。然后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粮食产量从2004年开始回升,直到2008年才超过1998年。
“粮食产量的‘一个下坡、一个上坡’,恢复之路一共走了十年。”陈锡文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政府调整粮食政策要特别谨慎,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和粮食的收储政策改革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避免再次出现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
而现在,第三次粮食调减改革已露出端倪。“实际上对粮食产能的考虑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在讨论2015年一号文件时,已有讨论”,一位农业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种植面积可以调减,但产能仍需通过技术提升、地力修复来得到保障”。
如陈锡文所言,“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如实行轮作休耕的试点、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等,这实际上发出了一定程度上适当调整近期粮食产量的信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10/7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