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旅游扶贫看武隆


    近几年来,水利部以“行业扶贫”为抓手,累计投入14亿元的水利建设资金,兴修水利;济南市带着“东西扶贫协作”的任务,提供绿色农业技术,助推旅游经济;重庆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为武隆完善基础设施,拓宽基础产业,开展产业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素质。

    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实现脱贫帮扶无“死角”,武隆不断在努力。

    县委组织全县120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了26个扶贫集团,由相关的县级领导作为负责人,重点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上谋划,对口帮扶26个乡镇的89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落后的40个贫困村,不脱贫,不脱钩。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6000余人,对贫困家庭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结对帮扶。

    为了把各处扶贫资源利用好,武隆还利用各种手段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武隆扶贫爱心网”是为急需帮助的人和爱心人士搭建的爱心平台。登陆这个网站,“紧急求助”“爱心捐赠”“扶贫项目”“项目公示”等各类扶贫信息应有尽有。

    这是全国首个扶贫爱心网站。自2008年以来,已有1000余位爱心人士通过“武隆扶贫爱心网”结上武隆农村“穷”亲戚。目前,已有1000多万元的物资通过该平台送达急需帮助的人手中。

    白马镇板桥村11岁学生张越飞就通过扶贫爱心网,结识了一位县城的韩爸爸。去年小越飞的妈妈过世,韩爸爸不仅送来5000元安葬费,还每学期资助1300元生活费。此外,韩爸爸还主动推荐空气清新的板桥村,发起周末自驾乡村旅游活动,带来了“李妈妈”“张爸爸”,通过购买农产品等方式,间接帮扶像张越飞一样的贫困学生。

    融起来搞产业

    然而,传统的自然旅游资源观赏游留不住游客的脚步,武隆很清楚,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必须围绕“休闲、度假、观光”定位,按照“文旅融合”思路,丰富和延伸旅游业态。

    2012年4月,武隆深入挖掘地脉、文脉、人脉,成功打造了以“川江号子”为主题、传承巴渝文化的“印象武隆”山水实景演出,让游客品味到了武隆旅游的深厚内涵。

    “腰杆子往上挺哟,嘿咗、嘿咗……”“印象武隆”中传唱了千年的川江号子,不仅唱出了山区农民在恶劣自然生态条件下的艰苦生活,更唱出了武隆人面对困苦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在发展旅游时,武隆人不仅具备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更有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灵活思路。

    而“印象武隆”不仅更形象更深入地宣传了武隆形象,还带动了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仙女山镇大坪村村民刘竹就是一个典型。今年20来岁的刘竹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在家,担当起操持家务的重担。

    2011年,“印象武隆”在大量招聘演员,淳朴自然的刘竹幸运入围,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每天晚上都准时出现在“印象武隆”的演出现场。

    演员工作不仅为刘竹带来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渐渐提高了刘竹的思想素质,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贫困的窘境一去不复返。

    在“印象武隆”近300余名演职人员中,有近200人是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蜂蜜 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