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收储政策“变革”能否破解收粮之困


 

  “玉米危急,小麦危急,稻谷危急……”

  近段时间,粮食人偶尔相聚,某贸易商不禁改编电视剧中的一段场景,对他当前所处的经营困境进行自嘲。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6.07亿吨,而商品粮数量为3.98亿吨。另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分析数据,预计2015/16年度全国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品种年度结余量(新增供应量与消费量之差)约5390万吨。巨大的粮食仓储仓容缺口显现出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夏粮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4106.6万吨,同比增加3.3%。

  10月8日,国家粮食局发布通知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粮食主产区仓容不足矛盾突出。

  我国粮食安全果真从“紧缺危机”变成了“供应危机”吗?我国粮食库存形势果真“危如累卵”吗?

  据某主产省粮食局人士分析说,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10多年增产,当前仓容普遍趋紧,但从长远看,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属于紧平衡的格局,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近年来由于种粮成本持续提高,加上国际粮价走低进口冲击加大,部分粮食品种产销价格倒挂,银行银根紧缩,小微企业融资难,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停产转型。勉强经营的企业由于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收粮积极性降至低点,其既有收储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多种因素导致阶段性仓容紧张,部分地区出现“卖粮难”,短期内呈现“供应严重过剩”的表象。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2015年10月出品的《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约为461公斤,较2004年的人均377.7公斤增长22%。比如,由于人口的刚性增长,稻谷每年口粮消费量从2007年的3110亿斤增加到2015年的3245亿斤,呈逐年增长态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随着GDP的增长,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将维持继续增长势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由于粮食消耗与收入密切相关,未来我国的粮食消费量将可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继续增加。易达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6.7亿吨,2030年将达到7亿吨。

  湖南省粮食局副局长石少龙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粮食存在“高仓满储”的状况,但不能因此得出我国粮食“多得过份”、“可以少种”的结论。受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口粮消费减少,部分工业用粮有所减少;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提高,种子用粮也存在下降趋势。但从长远看,我国自产粮食供求属于“紧平衡”的格局并未改变,且将长期持续下去。

  收储政策“变革”能否破解收粮之困?政策出台的原因和背景到底是什么?

  最近出台的几个政策引起了业内关注:一是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与2015年保持一致,再次保持稳定。二是2015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斤,比去年相比平均降幅为12%。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我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教授认为,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粮企原粮库存同比增加24%,其中小麦库存同比增19%,稻谷增16%,玉米增36%,大豆减17%。综合评估我国粮食属于“比较安全”状况,但是影响粮食不安全的因素增多。粮食进口和国内粮食库存矛盾不断增大,我国粮食亟待“去库存化”。

  当前国内粮食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接近“天花板”;全球粮食产量创新高、库存量创新高、消费量增速降低、价格增幅降低。与此同时,国内粮食生产存在成本“地板”问题;粮食补贴接近“黄线”;过度使用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带来粮食生态的破坏等。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粮食生产、收储和消费是政策出台的“题中之义”,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和粮食生产朝“科学、合理、经济、低碳、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易达研究院特聘专家、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高级经济师胡锋认为,维持或下调三大主粮收购价,是基于客观现实的理性举措。当前,国际粮价显着低于国内粮价,国内仓容告急,库存高企,没有继续提高最低收购价的资本和条件。长期来看,粮价应该交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应该直接干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玉米 大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