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好蕉出南宁转型创辉煌


    韦绍龙兼任着广西农科院香蕉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的职务,他的“朝夕感知”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最近的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不久前。

    今年初,自治区政府为了进一步推进科技攻关,追加下达了香蕉科技研发项目,项目资金为800万元,而首期200万元资金在6月就到位了。

    “这样的支持力度,无论从金额还是到位的速度上来讲,确实是难得的。”韦绍龙说。

    记者在南宁采访期间,听到许许多多关于香蕉产业的故事,有自治区农业厅支持推动在南宁市创建国家香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故事,有为香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故事,恰恰是这些故事,让南宁香蕉迅速崛起,让蕉农们做大的同时,激发起他们做强的雄心。

    金穗公司的发展轨迹很能说明南宁香蕉的成长。该公司种植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亩,不仅实现了分级包装冷链送货,香蕉粉深加工10月就要开工了,为了拉长香蕉供应期,去年还到老挝承包了2万多亩地,做起了跨国经营。

    “公司目前考虑最多的是两大项目,一是‘互联网+’、大数据项目,二是做品牌,南宁市农委已经提出以香蕉产业为中心的发展新思路,今年‘南宁香蕉’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誉,南宁香蕉产业一定会快速进入品牌时代。”卢义贞说。

    卢义贞说的这番话,在南宁香蕉产业内已形成共识。今年,南宁市农业局升格为南宁市农委,一中心两板块特色水果提升工程随之而出,香蕉产业首次被提到中心的高度。

    “把香蕉产业作为中心,目标很清楚,就是为了做优做强南宁香蕉产业,再创辉煌,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自然会重点抓规模抓标准转向抓品牌建设,通过‘南宁香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市农委主任杨敏说。

    各方期待品牌建设成为产业主旋律

    发展产业品牌为本,南宁香蕉也是如此。

    记者在坛洛镇采访期间,充分感受到了主体们对“南宁香蕉”品牌的满怀期待。

    孟兆元说:“我们在座的十几个经营户,哪家的香蕉是打着‘南宁香蕉’的牌子送到全国各地的?每年看着这么好的南宁香蕉装进印着海南、广东香蕉的包装箱里,心里真不是滋味。”

    其实,除了主体们对“南宁香蕉”品牌的急切期待,政府各级人员、科技人员也在为南宁香蕉品牌的崛起而呼吁、努力。

    “区域优势、生态优势、科技优势已经奠定了广西香蕉特别是南宁香蕉的中心地位,这样的优势甚至辐射到老挝、马来西亚,这是打造百年产业极好的机遇,只要把所有资源力量聚焦到区域品牌建设上来,就能避免海南香蕉产业的失败下场。”韦绍龙讲话轻声细语,但态度明确。

    关键是,“南宁香蕉”只是刚刚落地的区域公共品牌,它的培育、它的影响力提升,绝不是推动一个产业那么简单,只有下决心肯努力,才可以无中生有、由小到大,区域品牌既然能够为区域带来产业、文化、社会的深度影响力,其建设也绝不能只限于产业内部,而是需要聚焦南宁的社会、文化等系列资源。

    如何聚焦品牌资源,是市农委领导班子思考最多的问题。

    “发展产业品牌为本,区域品牌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可是,不论是政府、协会、企业、蕉农,对于区域品牌建设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政府在这方面该如何用力,用到什么程度,对我们来讲都需要思考,更需要学习,希望‘南宁香蕉’这个区域品牌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心、支持。”杨敏说。

    记者常年跟踪宣传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区域品牌建设规律、资源聚焦策略等方面也有所思考研究,杨敏的话点中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穴位。

    记者从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得知,目前全国有近900多个果品区域品牌,2015年共计有333个品牌参与品牌价值评估并借助这个专业平台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但是,在香蕉产业,虽然有据可查的区域品牌近10个,至今只有海南乐东香蕉品牌参与了2009和2010年的价值评估。

    由此可见,香蕉区域品牌建设跟其他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存在明显的差距,南宁所碰到的难题,不只是南宁的难题,恰恰是香蕉产业的共性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蕉 主导产业 品种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