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为“信用”保驾护航


为“信用”保驾护航

( 2015年10月27日  05 版)

    陈艺娇

    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新途径,信用合作让数以万计的农民获得了及时便利的资金帮助,为短时间内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能。但是,就像“樱桃好吃树难栽”,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金互助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信”的案例,让不少人对信用合作这种新生事物心生畏惧。然而,这种风险并非不可避免,安徽与河北的例子说明,只靠人情维护的“信用”行不通,完善可靠的标准与长效可行的机制才是“信用”得以实现的保护伞。

    在安徽太湖县的日兴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和相关负责人深谙资金互助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订立了严格细致的标准,想方设法保障资金借贷有章可循:资金如何投放?金额多少?时间多长?如何审批?如何监督?对待每一笔贷款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除了定规立则之外,负责人还要保证规则在施行中切实落地。日兴合作社的做法是通过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让合作社日常的资金运营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展示在全体社员眼中,以此来起到强大的监督作用。除此之外,河北省南和县瑞丰合作社通过提取一部分风险储备金以及第三方担保的措施作为风险保障的补充机制,从多方位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进而维护了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利益。

    农村信用合作建立在社员之间紧密连结的地缘甚至亲缘关系上,与生俱来的本土性既是优势也容易衍生出很多问题,因此只有建立起可靠的机制来约束和监督,才能真正为千万农户的“信用”保驾护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樱桃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