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新邨:
“两分两换”开启幸福新生活
( 2015年10月13日 04 版)搬进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桃源新邨后,农民的生活惬意了不少。
本报记者李亚新文/图
一排排红墙蓝瓦的五层联排复式公寓,既美观大方又颇具现代建筑风格;绿树、红花、草坪,30%的绿化率装点着小区的环境;宽敞的水泥路蜿蜒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前,一旁停放的众多私家车透漏出居民生活的富足;高大的文化礼堂里,有图书馆和不定期举办的道德讲堂、安全知识讲座,二楼是有40张餐桌的家宴厅,可供居民置办酒席;中心广场上,各种宣传栏和健身器械错落分布,老人们在聊天锻炼,孩童们在嬉戏玩耍……这不是城市里建设成熟的居民小区,而是地道的农村新社区——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
9月13日,69岁的方美申大爷正惬意地在中心广场上散步,问起居住环境的变化,他笑得合不拢嘴:“过去和现在简直没法比,以前一大家子10口人,住的是自己盖的两层楼,使用面积最多也就150平方米。现在两个儿子各有一套300多平方米的五层复式公寓,我跟着小儿子一家四口,老母亲跟着大儿子一家四口,一楼是车库,自己家住下面的二三层,四五层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方美申一家居住条件的变化,得益于姚庄镇试点“两分两换”的“农房改造集聚”工程,而桃源新邨,正是在这一工程中建成的嘉兴市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
2008年6月,姚庄镇被确定为嘉兴市“两分两换”试点,即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姚庄镇计划用8年时间,投资14亿元,以“政府可承受、农户可接受、工作可持续”为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统一监管、统一结算、统一抽签、统一管理”的建设管理模式,采用“整体+零星”自愿置换的推进方式,引导农户自愿永久放弃农村住房、非住宅房屋和附属物,置换到桃源新邨集中居住。
“浙江农民有逐水散居的习惯,在2008年被列入‘两分两换’试点前,我们在姚庄镇8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做过一次摸底调查,农民户均宅基地面积1亩,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房子占75%以上,有50%的农民打算在5年之内将房子翻新、加固或改建。试点让我们抓住了这个时机,不仅能减少农民在土地上的重复投入,还可以节约土地。”姚庄镇镇长蒋晓平说,“目前已经有3000余户农民放弃原有农村住房,置换住进了桃源新邨,到今年底,总计会有4500户农民搬进社区,使全镇农民集聚率达到40%以上,而现在户均只占用0.45亩土地,可节约用地3000余亩。”
而农民要放弃原有农村住宅置换进社区公寓,还涉及到复杂的原有房屋评估、补助、奖励,新房的面积分配、成本核算、补差价等。蒋晓平介绍,社区的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农民原有房屋经过中介评估后,总价的50%补助给农民,其余50%其实是补贴进了新房建设成本。农业户籍人口每人可置换40平方米的新房,农民按建安成本购买房屋,一期每平方米695元、二期891元,每户多出来的套内不可分割部分面积,按照综合成本价补差价,大约是建安成本的2倍,远远低于市场价。
姚庄镇宣传委员张永春补充说:“农民按原有宅基地面积,每平方米还有800元的奖励,临时安置期间每人每月补助200元,相邻集聚成片的农户一同报名置换的也有奖,集聚户数越多奖金越高。”
方美申家的置换过程证实了这些。他说:“我家原来的房屋评估完后,50%的旧房补助是28万元,宅基地奖励是5.8万元。如果置换一套复式公寓楼,这些钱足够了,现在两个儿子分户后要了两套房,总价52万元,等于自己又掏了18万元,但居住面积增加了几倍,居住环境更是改善了太多,这18万元不算多,掏得值!”
毗邻上海市金山区的姚庄,是浙江有名的工业强镇,集聚了400多家企业,是全省首个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镇,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5亿元。“我们的建设用地空间只有10%左右,每年有20多家企业要落地。”蒋晓平说,“通过‘两分两换’试点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约盘活出来的土地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瓶颈,保障了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企业多了,农民在家门口不愁就业,工资性收入也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0-13/7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