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湖北·襄阳保障“两个安全”建设农业强市


    强园区、壮龙头,力促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

    襄阳农业的优势在产量,潜力在加工。近年来,襄阳市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三农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呈跨越发展之势。2010年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以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4年达到1826亿元,居全市各大支柱产业之首。

    以园区建设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每个县(市)区集中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使园区成为各类要素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主要平台。目前,全市已拥有2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示范园区,6个市级特色园区,园区聚集效应逐步彰显。

    以龙头培育强化农产品加工业支撑。把奥星、襄大、梅园等7家有望过百亿元和8家有望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列为重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逐个到企业现场办公,实行“一企一策”,量身打造具体支持措施。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90家,过亿元企业达360家,过10亿元的达28家,其中襄大农牧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

    以品牌打造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走“品牌制胜”经营之路,推动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培育发展了襄大食品、奥星油脂、倪氏玫瑰、刘氏有机茶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知名度高的“襄”字号农产品品牌,15个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以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走出去”。加强区域性农产品现代物流贸易基地建设,投资100亿元建设四季青、竹叶山、新发地、新合作四大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初步形成以市区中心市场为龙头、以县市区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柱、以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为主力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高起点举办汉江流域农博会,强化区域合作,推进农超对接,40多种农副产品出口并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和大型超市。

    调结构、转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农业生产成本抬高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临空前挑战。襄阳市把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调结构的招数,要稳增长的效益。

    建立融合发展新业态。努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通过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微观形态,创建“农户种养、就地加工、休闲旅游、循环生态”的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宜城市钱湾村依托宏全万头养猪场,带动农户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同时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生物肥料厂、农产品配送中心和有机果蔬采摘体验园,在一个村里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新增就业人员800人,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打造融合发展综合体。枣阳市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新社区、转移一批农民”的思路,引进倪氏集团以全产业链经营理念,打造玫瑰种植、加工、文化旅游综合体,建成年产20万吨玫瑰饮料、10万吨玫瑰花中水和3000吨玫瑰口服液生产线,种植玫瑰5万亩,网络农户2000户,“玫瑰海”景区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依托玫瑰产业园,企业投资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玫瑰社区容纳2400农户、9500人居住。类似的产业综合体在全市已发展到20多个。

    拓展农业新功能。谷城县依托特有的山水自然禀赋,大力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生态涵养等功能,以“稻浪飘香、茶园绿波、万亩油茶、水库鱼乐、湿地美景、梯田风光”为载体的创意田园建设,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入围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玫瑰 粮食 强化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