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尤良英和她的维吾尔族弟弟


    一个赶集日,尤良英和弟弟一直站在路边,等着母亲。时隔多年,尤良英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恐惧和无助。

    母亲再没有出现。

    带着9岁的弟弟,尤良英靠乞讨、给邻居割草放牛换口饭吃,她记得那样的日子。

    尤良英把烤肉端到了孩子们面前。

    那一刻起,尤良英脑子里根本不想钱的事情了,就想帮助他们一家怎么过得好一点。不久,麦麦提带着20多个亲友来到尤良英家里,成为十一连的“编外职工”。

    换上了崭新的锅碗瓢盆,尤良英家跟着麦麦提过起了吃清真餐的生活。婆婆和大儿子吃不惯,只好隔三差五去亲戚家住几天。

    麦麦提实在,他做了维吾尔族爱吃的面肺子,一大早,一盘子,都扎上牙签,端到还没有起床的尤良英床头。

    尤良英不习惯一大早就吃肉。刚刚表现出一点点,麦麦提就不高兴了,“你的粽子,你的月饼,我也不爱吃!”

    磨合

    “别看今天我们相处这么融洽,当初可没少‘打架’。”尤良英突突突地说,麦麦提呵呵呵呵,笑。

    那时候,麦麦提只知道自己家里穷,尤良英却知道为啥穷——种地没技术、花钱没节制,干活太随意。

    就拿捡棉花来说,一般壮劳力,一天可捡100多公斤,但麦麦提一开始只能捡不到10公斤,而且干着干着,人就跑到旁边树林里睡觉去了。

    每逢巴扎日,麦麦提扔下工作,与朋友结伴上街。哪怕是吃个凉粉,也要玩一天,然后把挣的工钱全部花掉。

    尤良英心里急,脸上不敢急。看他们歇了一会,尤良英就过去,像哄孩子一样,“可以起来了吧?可以劳动了吧?”

    麦麦提拾棉花,与尤良英不一样。

    尤良英双手左右开弓,抓着棉花的手直接塞进腰里围着的花包中。

    麦麦提一只手摘棉花,然后交到另一只手,再把一把棉花塞进腰间,效率明显低一截。

    尤良英反复纠正,麦麦提还是不改,尤良英气得啪啪地打,打他的手。

    麦麦提生气了。和田的维吾尔族男人,在新疆是出了名的固执、倔强,说一不二。麦麦提也不例外。

    他把砍土镘往地里一甩,再也不干活了,用简单的汉语吼着:“不劳动!”

    尤良英有办法。

    她快手快脚地摘了一大捧棉花,笑眯眯地捧到麦麦提面前,“白白的,好好的棉花,要不要?”

    这些由尤良英采下的棉花,工钱算在麦麦提头上。

    麦麦提笑了,伸手去接。

    事后,尤良英说,只要他接,就好,说明麦麦提愿意挣钱去改善生活。

    这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女人,不知道哪里来的管理学知识。先是提升了“激励机制”,规定“捡棉花超过50公斤额外奖10块钱”;再是改进了“团队建设”,不管汉族还是维吾尔族节日,都给买面买肉。

    慢慢的,麦麦提不仅越捡越快,而且也逐渐适应了捡花季紧张的工作节奏。

    学习语言,大家在地里边干活边“指物翻译”,尤良英说维吾尔语,麦麦提说汉语。

    但一不小心就闹了笑话。

    有一次,尤良英要“耙子”,麦麦提以为叫他回房子,掉头就地往外走;尤良英说找“鞋子”,麦麦提按照她的重庆口音,把自己的孩子给领了过来。

    一向精明的尤良英开始“犯傻”。

    别人给维吾尔族拾花工九毛五一公斤的工钱,为留住工人,尤良英给他们算一块钱一公斤;自家地里活差不多了,尤良英还张罗麦麦提上别人家干活,每天带着下地、小四轮接送。

    很多人感叹,尤良英在这个维吾尔族工人身上花的心思之多,远远超乎想象,对自家亲戚,恐怕都很难这般宽容体谅。

    麦麦提挣了钱喜欢随手花掉,挣的不少,却积蓄不起来。

    尤良英跟麦麦提说,你挣的钱先存我这里,年底一起给。

    刚开始还好,可存到4400块钱时,麦麦提突然提出要把钱拿走,怎么劝都不听,最后两人吵了起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打顶 积累 核桃 杨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