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场自发的农村改革试验——对北京市平谷区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的调查


    为了创新农资服务体系,平谷区建立了由“配送中心+加盟店”构成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对农资实行“六统一”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高效;北京互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全区200多农机户,不仅更有效提供农机服务,而且拓展了大田和果业植保的社会化服务;光明蔬菜农业园区为周边农户累计培训了数十名绿色防控农民技术员,这些农民技术员把绿色生产技术传递到更大范围,成为平谷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的重要力量。

    平谷区农委副书记崔爱国说,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只是一方面。通过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更大效益。

    958家合作社、101个家庭农场,超过60%的农民加入到合作社中,通过新型经营体系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商资本的注入,但是,农民始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我们引入工商资本,主要是做普通农民干不了的事情。”平谷农业局局长龚禹峰对记者说,“我们坚持一手抓高新科技农业企业的发展,一手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既要靠老板,更要靠老乡。只有农民也现代化了,平谷农业才算真正强大起来。”

    农村建设:既要面子光鲜,还要里子壮实

    农民的期盼在哪里,农村发展重点就在哪里。平谷区始终坚持一切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对政策灵活运用,实现新农村建设由表及里、由硬件向软件、由低水平建设向高水平服务发展的转变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市很早就迈出了城乡统筹的步伐。北京强大的综合实力,给予了农村建设很大的支持。在早年“暖起来、亮起来、循环起来”三起来工程推动下,平谷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面子”光亮了,就要好好修整“里子”了。农民的期盼在哪里,农村发展重点就在哪里。新时期,平谷新农村建设开始由硬件转向软件,由建设转向管理,由低水平建设转向高水平服务发展。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让农民头疼的大事。新农合运行多年以来,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过度医疗的现象,变相给农民看病增加负担,也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如何破解?平谷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金大庆说:“单靠政府部门,一来人手不足干不了,二来都是一个系统的,说实话,也管不好,必须要引入第三方力量。”2011年1月1日,平谷区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开展新农合“共保联办”探索。由人保健康派出专业人员,与平谷区管理中心共同建立工作队伍,参与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单据审核、医疗巡查,加强对医院新农合服务病前、病中、病后的全程监督。

    这是北京市首次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事实证明,将政府管理优势与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相结合,既能确保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不降低,更优化了新农合的管理,有效控制了过度医疗的问题。”金大庆告诉记者,试点之前三年,平谷新农合基金平均每年支出增长69.4%,试点三年期间,这一数字仅为2.2%。2011~2013年,平谷农合医疗费用支出减少1.03亿元,其中减少农民看病支出590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试验区 土地 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