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场自发的农村改革试验——对北京市平谷区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的调查


一场自发的农村改革试验

——对北京市平谷区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的调查

( 2015年09月11日  03 版)

    本报记者孙林施维张伟宾

    你敢想象吗?要不了20年,这么现代化的一家企业就要归当地农民所有了,而他们不仅不用拿出一分钱现金,这20年间每年还有分红。

    北京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一个普通的乡村,一群普通的农民,但他们却是一家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目前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蛋鸡养殖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当地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引入现代金融要素,让千百年来埋头于土地的农民变身“股东”,化身“老板”。

    这一改变,缘于近年来在平谷农村大地上一场“自发的改革试验”。

    2010年以来,平谷区联合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开展“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建设。与其他改革试验区不同的是,这个试验区是自发而为,没有上级的“冠名”授权、没有任何政策倾斜。试验区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改革实践,从试点农民保障房建设到“四位一体”产权式农业模式;从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到新农合“共保联办”机制创新;从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到北京市第一家产权交易中心……平谷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越红线、不踩禁区,不仅促进了平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也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农村改革:不能一提,就要求突破政策、修改法律

    首都改革敏感度高、示范性强,不能光着急吃肉,结果被硬骨头崩了牙。基层实践中,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创新有待挖掘的空间,关键是把政策用好用足

    平谷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交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1000平方公里平原谷地,7000年农业历史传承。

    作为北京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平谷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资源保证地,是构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区域。GDP和农业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5个生态涵养区之首,平谷发展不可谓不突出。更重要的是,以果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巨大空间,早在5年前,平谷区就以超10亿元的果品收入成为北京果品第一县。农民收入随着现代农业水涨船高,工资性收入增速也是多年稳居全市前列。一系列指标表明,平谷三农发展正在迈入提速增效新时代。

    然而,这里既有典型的大都市郊区农村的特点,也面临许多传统农区相同的发展困惑。

    农村有资源缺要素、农业有基础缺投入、农民有需求缺服务。在现有的格局下,如何实现农民收入跨越式增长?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配置农村资源?如何解决农业生产经营的小农化和分散化问题?如何改善农村治理的方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这些问题不仅平谷面临,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也都在苦苦探索,没有多少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2010年8月,时任平谷区区长张吉福率全区涉农单位负责人到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座谈,双方决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平谷负责主体实施,农研中心提供政策咨询和理论指导,双方共同推进“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建设。

    “我们这个试验区是自己给自己‘戴帽子’,和国家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一样,叫这个名字是为了我们合作起来更加方便。”北京市农研中心主任郭光磊坦陈。

    农研中心作为北京市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专业部门,既承担着理论政策研究任务,也担负着一部分行政管理职责。与平谷区的合作,正是一次在总结基层探索的基础上来推动北京市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当内生的发展需求碰上外来的智力支持,当政府的政策设计加上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当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联结起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平谷区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既锐意进取,又稳扎稳打。

    “首都改革敏感度高、示范性强,不能光着急吃肉,结果被硬骨头崩了牙,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各项改革最大的政治是为了保障和增加农民利益,对于政策支持、农民拥护的改革,要加快步伐,敢创新、多试验、稳推广,尽快让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2013年开始担任平谷区委书记的张吉福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改革的原则和节奏。就在不久前他调任山西大同市委书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试验区 土地 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