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精准培育贴心帮扶


作为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榆次模式”做到了——

精准培育贴心帮扶

( 2015年09月02日  08 版)

    本报记者吴晋斌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在新型职业

    农民培训工作中,打造了以产业导向为基础,以技能提升为核心,以政策扶持为关键,强化全程服务和政策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跻身为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行列。近日,记者走进榆次,探访“榆次模式”。

    培育谁——对应产业需要遴选培育对象

    榆次区位于晋中盆地北部,共有10个乡镇,272个行政村,耕地72万亩,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全区总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

    近年来,榆次区立足地级市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确立了以“粮、菜、果、牧、花”五大主导产业建设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的目标。

    总体上看,榆次区地理区位优越,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从产业方向上看,面临规模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亟待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从人才支撑上看,面临农民综合素质低、生产效率低、人均收入增速缓慢的窘境;从发展方式上看,品牌市场影响力弱、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012年底,榆次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攻关抓手成为榆次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共识和契机。

    2013年初,榆次区开展了适度规模经营户摸底大调查:粮食产业中玉米100亩以上20户,杂粮50亩以上8户;蔬菜产业中露天菜20亩以上6户,拱棚6个以上38户,温室2个以上394户;干鲜果产业种植面积30亩以上23户;养殖业中猪500头以上6户,羊500只以上12户,牛20头以上64户,鸡5000只以上45户;苗木产业种植面积30亩以上14户。

    摸清五大主导产业规模经营户的家底后,榆次区以人均收入1.2万元、每户3.6人为基准,确定了户均10万元的选择标准,最终确定了1000户五大产业的规模经营户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

    怎么培育——对应农民需要开展全程服务

    “收获可大了。面对面学,手把手教,平时的疑问都能和老师交流,不仅学会如何种地,连怎么卖菜都学到了。”张庆乡西长寿村彭天平初中毕业后,返村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2013年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为他务农的一个新起点。

    精准识别培育对象后,榆次区在培育环节也注重精准和实效。

    在培训方式上,按照生产周期技术要求,分产业、分季节、有计划进行培训。将原来一次性集中培训分解为2~4次的应季培训,缩短集中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次数,使得培训对象充分了解周期单元内的农事活动。

    榆次区农委同志介绍说,在传统技术培训内容的基础上,他们增加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元化要素,目标是让农民不仅懂技术,还要有创新意识、市场理念。

    “重培训,还重培养,榆次区还设立了‘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全程服务模式,这是榆次区的一个重要创新。”晋中市农委主任米立志说。

    “做给农民看。”榆次区建设了10个科技示范型基地,10个生态庄园型园区,39个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基地与企业的示范效果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养观念,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带着农民干。”2014年,榆次区引进21个新品种,认定无公害产地1.41万亩。截至目前一村一品省、市级专业村达到185个,占全区农村总数68.01%。

    “帮着农民赚。”“什么时候来都是‘绿色通道’。”榆次区驻地的汇隆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郝篆仙说,支持合作社入驻汇隆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超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广订单农业,引导辖区龙头德御坊粗粮快饮有限公司组织农户种植绿色无污染杂粮,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培育后怎么办——对应发展需要强化政策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主导产业 蔬菜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