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减量增效要落脚到绿色增产模式上


减量增效要落脚到绿色增产模式上

——专访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玉米化肥减量首席专家张福锁

( 2015年08月27日  05 版)

    绘图:焦海洋

    编者按:今年,农业部出台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指出,化肥减量要突出主要作物和重点地区。玉米作为主粮,用肥量大、种植区域广,成为2015年化肥减量的率先试点的作物之一。本刊专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详细解读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方案,并介绍一种新型化肥减量增效耕作方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本报记者李纯见习记者周鹏飞

    记者:玉米作为2015年化肥减量率先试点的作物之一,您认为目前玉米施肥存在哪些问题?

    张福锁:东北和黄淮海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施肥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总体上化肥施用量偏高,尤其氮肥;区域间差异较大,部分区域的施肥量较高;同一区域不同农户间施肥差异较大,过量施肥与施肥不足并存。基于上述问题和我国玉米生产的现实条件,我们团队制定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方案。主要措施是:建立区域性化肥施用的总量控制技术指标,以控制部分施肥过量的区域和农户;大力推广区域玉米配方肥,在区域尺度上降低农户施肥过高或过低、养分不均衡等不合理现象;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质量,有机替代无机;大面积集成应用绿色增产模式,提高玉米单产,提升养分效率,实现减量增效。

    记者:我国玉米主产区纬度跨度较大,区域总量控制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指标?

    张福锁:区域总量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因此我们对玉米主产区进行了划分。根据生产布局、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可以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划分为6个亚区:东北冷凉春玉米区:黑龙江的大部和吉林省东部;东北半湿润春玉米区:黑龙江省西南部、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北部;东北半干旱春玉米区:吉林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东北温暖湿润春玉米区:辽宁省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东北部;华北中北部夏玉米区:山东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华北南部夏玉米区: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南部。

    我认为,区域总量控制是根据一定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空间范围内的土壤潜在养分供应水平总体稳定的特点,将一定区域内作物全生育期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总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总量控制是基于区域内多年多点的肥效反应结果确定的,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不至于过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产区细分的基础上结合各亚区的特征,我们已经制定出具体的化肥施用总量控制指标(表一),各地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应用。

    记者:《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将“精”作为化肥零增长技术路径的第一条。各亚区有了自己的“大配方”之后,怎样结合各地不同的生产条件进行“小调整”以做到精准配肥?

    张福锁:要做到精准配肥,关键就是要用好“大配方、小调整”的区域配肥技术。这一技术是在归纳区域作物生产体系与种植制度特点及土壤养分供应特点等共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相关技术原理确定区域氮、磷、钾及中微肥的适宜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并以工艺与市场研发区域配方肥料为技术载体,配套相应的施肥技术和农化服务,实现区域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区域玉米配方肥的大面积应用可以在区域尺度上降低农户施肥过高或过低、养分不均衡等不合理现象。在区域大配方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区域或田块,还可根据产量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作物长势、土壤测试和植株营养诊断等调整用量或配施一定的单质肥料,这就是“小调整”,以实现更为精确的阶段性养分管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施肥的区域大配方和施肥建议(表二)也已经出台,各地应加强土壤测试和对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确保肥料生产企业按方配肥,在提供大配方肥的同时,提供因地制宜的小配方肥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化肥 施肥 春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