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调整产业布局,优质特色烟叶在大凉山绽放光彩


调整产业布局,优质特色烟叶在大凉山绽放光彩

( 2015年08月25日  04 版)

    四川烟草资助建设位于大凉山普格县螺髻山镇的马厂坪新村

    四川历来有着良好的烟草农业生态条件,拥有包括烤烟、晒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在内的多类型烟叶。其中,凉山地区特色优质烟叶早在2009年就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十二五”以来,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型优质烟叶基地目标,在“严控规模、优化结构”大环境下,四川烟叶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烟叶生产收购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三,2015年,在全国烤烟调减200万担计划下,与去年计划总量保持稳定;烟叶质量不断提高,上等烟比例从9.33%上升到50.17%,桔色烟从无到有,最高达到92.3%;烟农收入逐年增长,从4.01亿元提高到54.81亿元。

    “在计划分配上,四川提出省域内向凉攀优质烟区集中、市州内向核心基地单元集中,把计划资源、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发展潜力较大、最适宜种烟的区域。”四川省烟草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两个集中”,加快淘汰收购计划不足2万担的种烟县,确保有限计划向最适宜地区转移,实现规模和特色效益最大化,“在存量既定的背景下,集中各类烟叶资源,保证质量特色的延续稳定,提升四川烟叶核心竞争力。”

    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围绕“两个集中”战略定位,化当前烟叶计划紧缩期为机遇期,优化布局、聚合优势,四川烟草一改过去“撒胡椒面”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形态,以特色为统领,推动烟叶生产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川将烟叶生产发展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提升品质、打造特色上,努力实现“规模种植上水平、基础设施全覆盖、减工降本显实效、特色烟叶放光彩”。

    8月的大凉山,风光正好。这片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条件独特的烟叶生产最适宜区,通过充分挖掘优势生态资源,引导烟叶生产向最适宜区、连片种植区、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集中,全面发展特色优质烟叶品牌。2014年,凉攀地区计划种植烟叶296万担,占全省总量的82.3%;凉山全州14个产烟县市、273个乡镇近10万户烟农总收入35.54亿元,“两烟”税利达到39.01亿元。

    “用最好的土地、最优的技术,种植工业企业最喜欢的烟叶。”凉山州烟草管理部门负责人说,2015年,凉山烟区腾出“东四县”计划共计6.2万担,充实到生态特色最优的会东县,让烟叶获得最佳水土资源。同时,与国内具有育种资源优势的科研院所合作,发挥科研主力作用,从种源材料、育种技术等层面强化育种研究,实现了四川特色品种选育的突破。

    以精益生产、订单生产为主要方法,2010年凉山与“世界金叶之国”津巴布韦开展烟叶生产技术合作,建立“凉—津烟草合作技术园区”,2014年种植新品种3.12万亩,年收购烟叶7.6万担,得到川渝工业企业好评;与国际间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年均出口烟叶15万担以上;2011年选送11个烤烟优良品种,搭乘“神舟八号”飞船进行太空育种,选育出雄性不育系。

    如今,凉山作为全国市州级第二大优质烟叶产区,特色烟叶各项指标连年名列全国前茅,进入上海、湖南、浙江等国内知名卷烟工业企业的主料配方,通过与14家工业企业合作建立烟叶生产基地,实现了基地化率1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烟草 核心 农业生产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