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

( 2015年08月08日  04 版)

    本报记者肖克刘久锋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视察时明确要求,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着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近日,记者就贵阳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相关话题专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

    科学把握形势,凝聚发展共识记者: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中央针对贵州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研判和定位,也是贵州守住青山绿水和科学发展的基石,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是贵州的中心,我们为何还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陈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充分利用贵州、贵阳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遵循山地经济规律、运用辩证思维谋划“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路径选择,是贵阳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扶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从现实条件看,贵阳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结合面广,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小城镇层级分明,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具有辐射点源多、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贵阳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农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调整结构路径不够宽,普遍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市场、重规模轻效益等,导致特色产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贫困落后仍然是基本面。不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道路,就无法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增强发展爆发力,就无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从城乡发展看,“大城市大农村”是贵阳城乡发展格局的典型写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都滞后于城市。要改变这种差距,除了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还要靠农业自身增强内生动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经营,可以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融合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提供支点,为增强内生动力提供路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

    从产业基础看,贵阳农产品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贵阳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大规模增加,加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守着这么大的“菜篮子”,面对这么大一座“金山”,我们农业绝不能干瞪眼、无动于衷,绝不能端着“金饭碗”却到处“要饭吃”。可以说,我们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不管是设施农业科技园建设、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村诚信体系建设,还是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等发展态势,都表明贵阳具备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良好基础。   

    明晰路径选择,创新发展理念

    记者:刚才您提到“大城市大农村”是贵阳城乡发展格局的典型写照,同时也提出了农业绝不能干瞪眼、无动于衷,绝不能端着“金饭碗”却到处“要饭吃”。那么,今后贵阳市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路和理念是什么?

    陈刚:用先进的理念改变过去农业发展思维和模式,用正确的思路引领农业发展路径,切实保护农村环境。

    要坚持生态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要求,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记在心头、落到实处,进一步把思路理清、把工作做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地里这四条底线,让大地常绿,让空气常新,让碧水常流,让土壤常净,努力顺应市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期待和需求,推动全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响亮地发出贵阳农业发展的“好声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发展 强化 组织化 定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