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榨油、花粉酿蜜、“花海经济”带火农业生态游,产业链的延伸释放出增值增收潜能——
门源油菜:种出生态美农民富
( 2015年08月04日 08 版)眼下,正值我国西北地区油菜花盛花期,素有“优质蜜库”之称的新疆天山山区一片“花海”,种油菜、榨油、采蜜为农民带来收入。“花海经济”的兴起,凸显了促农增收的综合效益。图为在昌吉一处油菜花地里,养蜂人正在采蜜。 陈鹏摄
本报记者郜晋亮
今年以来,一个叫“六次产业”的名词在我国农业领域迅速升温。其实,“六次产业”与农业的“接二连三”,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同一概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让农民在每个环节都能获益,有效地拓展农民增收途径。那么,一二三产业究竟该怎样融合,又如何互动呢?记者在青海省门源县去寻找答案。
从“高原油盆”到菜籽油加工产业集群,再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
——产业化思路推动油菜产业“接二连三”
据史料记载,门源县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如今门源县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年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是青海最大的商品油基地,也是重要的蜂产品基地,历来就有“门源油遍地流”、“高原油盆”的美誉。而如今门源又多了一个美誉,那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从油菜种植,到菜籽油加工、蜂产品加工,再到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做实基础,扩展外延,延伸产业链,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让小小的油菜花释放出了巨大的潜能,菜籽榨油,花粉酿蜜,美景供观赏,完美地诠释了农业如何“接二连三”。
门源县皇城乡农场副场长昝雪海说:“前几年,农场就靠着那9000多亩地挣钱,种油菜,卖油菜籽,老天好了,市场行情也好了场里挣得就多,能分给职工和老百姓的就多。现在,我们还是靠着这9000多亩地挣钱,这钱可要比看老天看市场的钱好挣多了。”
同一片油菜地,怎么赚出了两种钱?这就是农业“接二连三”的巨大作用。
门源县皇城乡9000多亩地都是集中连片的,年年种植小油菜,每到开花时节,金灿灿的油菜花蔚为壮观,不知不觉来这里看油菜花的人越来越多。农场抓住了这个机遇,果断决定借助油菜花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如今这里已经成了青海鼎鼎有名的“芬芳浴”油菜花景区,仅去年一年的总收入就有55万。昝雪海说:“看今年的情形,保守估计能突破80万元。”
除了把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好之外,昝学海和农场的领导还在谋划着其他的事情。昝学海说:“去年农场收获油菜籽总共880吨,全部出售给了县里的一家粮油加工企业。赚的钱扣除成本和一些管理等费用后,全场1700多人每人分到的只有600元。要是我们自己能加工一部分油菜籽,不再依靠卖原料赚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门源县百里花海景区则通过流转当地村民的土地,集中种植小油菜,把景区打造成油菜花的海洋。农民不仅可以收获一份土地流转金,而且还可以借景区优势,从事二、三产业,开办农家乐、家庭宾馆、销售农家特色产品等。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与其压低收购价,不如提高制成品附加值返利于农民
——“企业+农民”要体现利益共同体的核心价值
在门源县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占守拿出自己公司的产品展示给记者看,并问道,你猜猜我们这一瓶菜籽油卖多少钱?这是我们和北京一家贸易公司联合开发的新产品,目前只供应“北上广”市场,零售价39.8元。
原来,张占守的这瓶油是按照古法初榨的小菜籽油,精选门源县小油菜籽进行加工,然后每两斤装进像红酒瓶一样的瓶子里,再打上具有食品安全追溯功能的多维彩码,让这瓶油的价格实现了翻番。
张占守说:“我们的产品有很多种类,最普通的就是桶装的食用菜籽油,这上面的利润相对是比较低的。比如一桶五斤装的利润只有5元,但是这个产品虽然只有两斤,它的利润却达到了10块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04/6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