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四大原因致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外


  “部长们想的也不一样”

  针对国内外粮食价差高企的局面,社会上颇多议论,形成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既然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棉花、糖等大宗农产品在国际上明显的不具备竞争力,同时财政投入补贴农业,似乎得不偿失。所以有人建议,应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使得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由此导致的缺口通过增加进口来解决。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农业这么小的规模要有竞争力显然不容易,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然后才能搞大规模经营,才能降低成本。

  作为中央农村政策的智囊,陈锡文回应称,这两种看法都是针对当前国内农业确实没有价格竞争力的现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合理的。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农业政策不是单纯的产业政策,而是关系到农民生存发展、整个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

  他说,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既要保证供给,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竞争关系,更要考虑还在农村居住生产生活的六亿多农民。离开这一点,再好的经济政策都不好用。即使减少自身生产,扩大进口或者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请出去,让少数人来耕种更多的土地效率提高,从这个过程中增加的经济利益远远弥补不上这样的政策出台以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下一步该如何改革?各方都有主张。

  陈锡文说,国务院开常务会,部长们想的也不一样。至少我刚才都讲了三个观点。一是自己别搞了,进口吧,另一个是把农民都赶走搞大规模农业,再有一个就是我的观点。“要是大家开动脑筋再想办法,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观点。”

  他说,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就要担负起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通过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同时又不能给国际市场添乱。这当然不完全是为了别人的利益,也包括中国人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小麦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