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互联网+农业的五大流派及未来方向浅析


 

  2015年,政府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路媒体纷纷大幅播报互联网+农业,农业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而谁正在或者已经站在这风口上了呢?

  本文试图总结五种互联网+农业的主要流派,点评这些模式的优劣,为后来者提供直接的借鉴。

  1、 资本注入,强势打造新型农产品品牌和影响力。

  产品的附加值一直是国内农业发展中的痼疾,而农业企业多数都被成本与管理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不过,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延伸,这些问题都开始得到解决,也出现了如褚橙、潘苹果、柳桃这样的高端农产品品牌,还有三只松鼠、獐子岛等果品海鲜电商品牌。

  更重要的是,一批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大力布局农业,比如网易、联想等等,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既有钱又有想法的互联网巨头。

  以联想为例,资料显示,联想控股于2010年开始涉足现代农业投资领域,并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农业投资事业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团正式成立。公司当前聚焦于水果、茶叶等细分领域进行投资,“佳沃”蓝莓每公斤定价超过500元。目前,佳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企业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

  联想目前采取的方式未来肯定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道路,通过资本注入和品牌塑造,互联网企业与农产品结合起来,走上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不过,这样的道路也许只适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屈指可数的这些国内IT业巨头,而且风险系数很大,需要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渠道布局水平,否则易功亏一篑。

  2、 改造传统,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农业经济的线下体验。

  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让农业公司从中看到广阔的“钱景”。比如,一些农业大棚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就能够实现精准农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大棚种植与农业体验经济结合,推出类似偷菜一样的采摘体验,如果再将社区经济和社交应用结合起来,必然具有很好的未来前景。

  在移动互联网O2O的发展中,类似北京出现的农夫市集等从农户到餐桌的农产品销售日渐兴起,而在去年获得“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的青年菜君,其以半成品生鲜电商为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地铁口自提的方式来购买半成品生鲜。

  当然,如今大红大紫的互联网金融也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媒体报道,苏宁众筹频道正式开卖汉源樱桃,上线145分钟就越过5万元的门槛,当天认筹超过11万元,相当于帮助果农卖出至少500棵树的樱桃。而蚂蚁金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新增的农村余额宝用户超过2000万,增收7亿元。

  互联网思维不是空的,在具体的地方会有具体的应用,在农业上更会有广阔的前途,移动互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都会在未来的互联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 全面下乡,涉农企业将渠道网络借助互联网进行升级。

  互联网本质上属于一种渠道,传统企业可以借助这种渠道将原来难以组织的农村渠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互动性和高效率,这将让很多传统的涉农企业受益。

  比如,新希望是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2015年1月29日,公司同南方希望、北京首望共同出资设立慧农科技,将做强农业互联网金融上升为企业的未来战略之一。公司在已有的养殖担保和普惠担保金融创新模式基础上,挖掘和整合各渠道资源,打造千企万家互联互通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未来将业务延伸至农资服务需求、农村消费需求等。公司推出的福达计划立志打造智能服务体系,目前一期已经覆盖3.9万客户,在掌握相关养殖场位置、栏舍状况、养殖状况、成本、营销服务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为公司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公司即将开展的福达二期,将为养殖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率,打造智能化营销服务体系。

  4、 网络下沉,电商巨头抢滩农村市场“第二战场”。

  在互联网+农业大潮中,电子商务企业自然是排头兵。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谁也不想掉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数据 总结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