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的形成根源
(一)庞大人口数量是二元金融结构产生的重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的统计人口中,虽然近年来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造成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但是到 2013 年底,乡村人口数量依然保持在 6.296 亿的巨额数字上。
(二)“三农”发展的滞后是二元金融结构产生的直接原因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进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现都把矛头指向了资金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的短缺难以通过附加值不高的农产品种植收益来支持,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土地、外出打工,通过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来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不足。
拥有强大劳动力的农民不断离开农村,我国广大耕地就得不到及时耕种,留守在故乡的农民由于年龄、性别的弱势,即使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但由于普遍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根本改善,农业发展再次滞后,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如此循环、陷入困境。因此对于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外部要求只有是尽快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让体系发挥力量促进农业发展(陈时兴,2006)。
(三)客观制约因素
考察我国具体国情可以发现,人口甚巨、资源匮乏、气候差异等多方面原因制
约我国农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农业相关产业同样受到牵制。农村环境保护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保障,不仅如此,农村环境保护还将是深化农村金融的重要前提,因为环境良好的地区能够在吸收金融投资机构上占有较大优势。
在实际中改善农村环境需关注“三个重点”:即重点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象;重点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环境的根本改善还要落实在农民自身,政府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农民深感一个好的环境带来的利益,使其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重任。
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
(一)农业科技成为助推器
机械化生产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逐渐形成规模,对于常规的农业机械,无论是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还是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近几年都在保持着较快增长。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效率增加远远高于他们付出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降低,迫使留守土地的农民通过借贷形式购买农业机械,间接推动了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进要求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的新素质被作为考核民的标准制定出来,对于遏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着现实意义,国家强化人才战略也能得到根本落实。这种科技方面的非直接投入要素一定会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也会在大农业的发展中得到实现,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将使新型农民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宠儿。
(二)农业保险的有效调节
考察地方实际情况是推动农村金融深化的内在需要,适时地扩大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要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建立与农村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保险模式也是针对我国现行农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思方向,国家对于农业保险公司适当给予优惠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也可以间接地惠及千万农民。正在大中城市逐渐兴起的网络金融(也称电子金融),包括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也逐渐影响了新型农民,使他们形成潜在的市场。
农业保险的推广相比于农村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的投入有着较好的发展温床,因为近年来受教育农民的普遍成长使得农民的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期望逐渐提高,主观因素已经具备,外部促进因素也就顺其自然了。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企业、组织的经营者与管理者由于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基础,对农业保险的接受力与购买力极强,客观的金融保险市场群体也形成了起来(李学春,2009)。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5-28/6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