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有机农业助力东北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


 

  “过去一亩地全种玉米,最多也就500元收入,除去农药化肥就所剩无几了。如今种上了有机蓝莓,每年每亩地至少多收入2000元。”吉林省通化县光华村村民王鹏说。

  王鹏所在的村子地处长白山东部山区,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当地力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方式种植有机蓝莓,这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农民想加入合作社。

  “我仅有六亩多地被公司纳进了土地流转经营范围,要有更多的话,我希望都能种上蓝莓。”王鹏说。

  王鹏之所以这么渴望种蓝莓,是因为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他的家门口建起了有机食品基地,让很多村民尝到了甜头。由于蓝莓种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效地减少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

  据了解,此项目使光华村农民增收显着,户均年增收3.5万元,现已吸纳了当地的闲置劳动力200余人就业,每月农民工资收入达100多万元,较传统农作物增收3.8倍。

  再以有机水稻为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九沙坪村村民林魁告诉记者,他家的水稻加工后,相关企业负责运送和销售,每斤收购价达11元左右,还会返还部分收入给农民,算下来一斤大米17元左右,远远超过普通大米的价格。

  有机农业是指在植物和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使用离子辐射技术,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有机绿色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估算,2013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约为200亿元至3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5%到8%,是继美、德、法之后的第四大有机产品消费国。

  北京一家生态科技公司总经理武静愚告诉记者,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当下,绿色食品“私人订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逐渐成为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认监委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机种植面积约为128万公顷,占农业耕地面积的0.95%,高于全球0.86%的平均值。而发达国家这一比值普遍在5%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有机种植潜力还有很大开发空间。

  有分析人士认为,发展有机农业不仅能够让农民增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从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蓝莓 化肥 有机农业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