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十三五”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蓝图?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十三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也在“十三五”。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作工作报告时说,2015年全国政协将紧扣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把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议政建言作为全年履职重点。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访谈多位政协委员,从科技、农业、金融、交通、环保、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为“十三五”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委会主任齐让:

  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指标纳入“十三五”规划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2014年8月,由我带队,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当前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还面临诸多问题,表现突出的是,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发展不平衡;科技资源配置比例失衡,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太低,原始创新能力薄弱。

  党中央、国务院于2012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这个目标应该能实现。

  所谓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科学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举例来说,近年来,在我国面临PX大量进口的前提下,一些地方在PX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公众坚信“PX剧毒”和其他原因,连续引起多起大规模群体事件,陷入“一闹就停”的尴尬局面,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核电站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都面临类似的局面。再比如,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中国竟然掀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购食盐风波。这些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到2020年超过10%的指标纳入“十三五”规划,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中。

  除了提升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也非常重要。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那么多目标要完成,基础研究是个源头。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在基础研究。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历年来也一直在增加,但是,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比例基本上都在5%左右徘徊。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一般在15%以上。如果这个比例上不去,我们创新的后劲儿就没有。

  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在现有的投入基础上,研究经费每年逐步增加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10%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

  农村金融若没有政府支持就是空谈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要完成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而在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同时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

  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积极而规范有序地进行。

  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分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多年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呼声不断,但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原有为农村服务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已经进城,异化为商业金融机构了;其他涉农金融组织也由于经营目标包括经营网点等种种原因,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我认为一方面靠正规金融,要努力建立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银行、信托担保、租赁、保险、期货、农业产业基金等;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还有关键一点,解决农村金融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和支持,包括税收减免、贴息政策,风险补偿机制等。否则,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终只是空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项目建设 群体 传统农业 食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