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通报23个种子违法案件


 

  2014年,农业部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了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创新机制、多措并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无证生产、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据统计,全国各地查处种子案件6400多起,吊销许可证31个,移送司法115起,惩处不法分子34名。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种子市场总体秩序明显好转,企业自主创新品种的销售额同比明显提高。为加强宣传曝光,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农业部将陆续通报各地查处的种子违法案件,并将这些案件纳入全国种子案件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平台,全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编者

  1.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钱功武无证经营玉米种子案

  2014年3月,石家庄市、行唐县两级农业执法人员联合对行唐县钱功武无证经营玉米种子行为进行了调查。经查,钱功武于2014年2月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购进玉米种子共计5000斤,在未取得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经营玉米种子,已出售玉米种子760斤,尚有4240斤种子未销售。

  行唐县农业局依法没收钱功武违法种子4540斤和违法所得4600元,并处以罚款13800元。

  2.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玉米种子案

  2013年12月,经山西省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抽检,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丰5号玉米种子标签标注品种名称不真实。该品种实际生产加工数量为28000公斤。该公司收到鉴定结果后,及时收回已发出的种子,未进行销售。2014年5月,太原市农委对该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当场登记保存大丰5号玉米种子28000公斤,认定该案件所涉及的大丰5号玉米种子属于假种子。

  太原市农委采用焚烧销毁方式,现场监督销毁大丰5号玉米种子28000公斤。

  3.辽宁省锦州市李玉宝伪造注册商标、经营

  假玉米种子案

  2014年3月,辽宁省锦州市种子管理站配合锦州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侦破一起伪造注册商标加工销售假玉米种子案,查扣假玉米种子15万公斤,涉案金额6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李玉宝多次从外地购进大量来源不明的玉米种子,购置专用设备并雇佣多名工人,伪造辽宁丹东市某种子企业注册商标,加工包装成“超单21”、“连星(连试)50”玉米种子,销往锦州、朝阳等乡镇农村。

  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正在处理中。

  4.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谢生财无证经营

  假玉米种子案

  2014年4月,沈阳市苏家屯区种子管理站会同苏家屯区公安局食药侦大队,侦破一起无证经营假玉米种子案,当场查获“国美338”玉米杂交种子1000余袋,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经查,犯罪嫌疑人谢生财在未取得任何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在苏家屯区白清乡碾盘沟村设点,将从私人手中低价购进来路不明的玉米种子,包装成名为“国美338”玉米杂交种子,以每袋65元的价格销售给周边农民。

  该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正在处理中。

  5.吉林省龙嘉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玉

  米种子案

  2014年2月,吉林省种子执法人员在长春市新丰集团种子大市场,抽取了吉林省龙嘉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雷奥1号”玉米种子样品,经检验系假种子。经长春市农委立案调查,该企业生产经营假“雷奥1号”玉米种子400袋,违法所得计6800元。

  长春市农委责令吉林省龙嘉种业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经营假种子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十倍罚款计74800元。吉林省农委依法吊销了吉林省龙嘉种业有限公司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

  6.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假玉

  米种子案

  2014年2月,吉林省种子执法人员在长春市新丰集团种子大市场,抽取了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吉农大302”、“吉农大678”玉米种子样品,经检验系假种子。经长春市农委立案调查,该企业生产经营假“吉农大302”、“吉农大678”玉米种子480袋,违法所得计8640元。

  长春市农委责令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经营假种子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倍罚款计95040元。吉林省农委依法吊销了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公司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

  7.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秀得金农资有限公司等经营假玉米种子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水稻 农作物种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