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村互联网使用状况引社会关注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曹云雯说,“农村地区居民社交面相对比较窄,交往圈可能就在村镇,根本不需要网络联络;不少留守农村的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没人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

  此外,相比网络舆论正日益成为舆情的主要发酵地,由农村网民原创首发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帖子或评论少得可怜。李菁菁告诉记者,虽然也有身边人愿意对社会事务发表评论,但自己却很少发表长篇大论。“主要就是说个‘好’‘赞’之类,怕说多了说错话。”相比城市居民,大多数农村网民很少上网发表评论,网络舆论的话题也很少由他们发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少数农村地区,手机至今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要买能上网的手机,也不便宜,上千块钱呢,很多人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手机。”一位在广东佛山打工的川籍人员说,过年要回家了,本想换个手机,掂量了半天还是算了。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指出,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部分在于城镇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

  有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这个相对空白的市场,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对手机软件商来说,适应农村的生活、学习、生产、商业的应用程序也无疑尚待开发。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或许应该从“普及率提升”向“使用程度加深”转换。

  如何填平数字鸿沟?

  妥善解决城乡数字鸿沟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除了完善硬件设施,也要为农村网民提供了解和熟悉网络的必要引导,政务机构和主流媒体应当有更积极的作为

  “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网络改变城乡差距上,而应该让社会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带动农村网络普及。”曹云雯说。

  实际上,对大多数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来说,会不会使用网络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让每个人都会使用网络并不必要,而随着年轻人的成长,绝大多数农民“触网”,只是时间问题。

  “农村的信号比城市信号差不少。”不少回到家乡的务工人员告诉记者,从他们自身经验来看,还是城区的信号要强一些,有时候在村中半天也打不开网页。加强农村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迫切性不如城区,但不能因为单纯经济上的因素就让乡村成为被网络遗忘的角落。

  随着物流的发展,广大农村通过网络购物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东部发达地区的“淘宝村”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样的浪潮也在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我们的公益活动日常经费主要就是网上出售当地特产换来的,当地群众会上网的人不多,我就拍了照片传到网上,宣传当地的土特产,也呼吁更多人关注我们马吉米村。”云南省福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晓东长期致力于马吉米村扶贫工作,他认为,在当地居民不容易接受网络的情况下,外来干部可以借助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扶持他们逐步熟悉网络,掌握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基本应用。

  电子商务改变中国农民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正在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共识。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移动终端走进农村市场,移动互联和传统电商在改变农村商业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将为探索农村管理新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而政务机构面对各类用户尤其是农村网民的需求,也在努力掌握更多技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变化,更乐于看到媒体来解读信息。政务机构和主流媒体应面对这种变化,用大家都能读懂的语言去解读,而不是简单发布信息。”对于农村网民来说,政务公号需要做的显然还有很多。

  实际上,不少地区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采用更容易被普通群众尤其是农村网民接受的方式,开展舆论引导、办理网上政务。

  昆明市五华区公安分局政工室副主任冯云辉告诉记者,为适应农村居民微信用户越来越多的形势,五华区公安分局的微信公共账号已经上线。“将更加强调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公安工作和民警的日常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大雪 群体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