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种业已出现高速发展风口期


 

  从斥资买断袁隆平“两权”到拟收购德瑞特80%的股权,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屡屡出手,让资本市场兴奋不已。在兴奋的资本市场面前,种业行业显得相当淡定——一个集合了数十家骨干种企负责人的微信群中无人提及,更无人评价。的确,3年间见识了3000多家种业企业从有到无的业界大佬们,已经很难再为一次并购瞠目结舌了。

  然而,“带头大哥”迈出的每一步,还是不能不引发坊间猜测:收购德瑞特,会不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种业市场上会不会有更多专业公司被大企业收入囊中?

  收购德瑞特,隆平高科是在“聚焦”

  “经过10年的发展,隆平高科已经成长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种企,但不是每个环节都最强。”中信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施亮告诉记者,隆平高科要想成长为全球性种业巨头,而不只是国内最强,就必须百尽竿头更进一步,补足有些节点上的短板。对于种业企业来说,产品线的丰富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记者从隆平高科官网了解到,目前公司的种业板块涵盖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和蔬菜六大系列。其中,主营蔬菜业务的湘研种业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第一品牌”为公司愿景。据亚洲及太平洋种子协会调查报道,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辣椒品种。

  在施亮看来,并购德瑞特可以使隆平高科的蔬菜种子产品线从辣椒再扩展到黄瓜、大白菜等领域,将“农民用的比较多的品种都要囊括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隆平高科并购德瑞特,不是多元化而是聚焦,即在成长为全球种业巨头的目标之下进行战略布局调整,通过补齐自身“短板”,在整体上比肩跨国种业巨头。

  为实现“聚焦种业,做全能种子选手”的发展战略,隆平高科近年来频频出手,这一次,为什么选择了德瑞特?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黄瓜育种的专业化种企,其目标是打造“中国黄瓜第一品牌”。目前,德瑞特黄瓜品种在我国保护地黄瓜主产区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在山东沂南、苍山等黄瓜主产区的市场份额超过80%。

  “与其做一个大而强的公司不成,不如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施亮认为,目前资本市场对产业链细分环节的投资是不够的,隆平高科收购德瑞特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种业高速发展风口期已出现

  在隆平高科与天津德瑞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前,诺普信拟参股浙江美之奥种业有限公司,从农药行业跨界进入蔬菜花卉种业,而农发种业控股子公司收购内蒙古拓普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将种业版图拓展到马铃薯种业……并购领域不断拓宽,并购规模持续扩大,在施亮看来,中国种业高速发展的风口期已经出现。

  分析原因,施亮认为关键在于两个政策的转向。一是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科研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这使得商业化育种的理念在全行业深入人心,同时企业与科研单位有了明确的分工,即企业搞产品研究、国有科研单位搞基础研究。二是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全球化,国家逐步、有序放开两系杂交稻技术,有利于推动更多种企“走出去”。

  近年来,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趋势凸显,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自给自足转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种植大户对于差异化的、高性价比的种子的需求越来越高。“有了差异化的需求、个性化的种子,企业才能不搞价格战。”施亮告诉记者,在国际上农作物种子行业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和消费属性,周期属性较弱,而在国内恰好相反,整个中国市场充斥着同质化的产品,尽管登海605、隆平206、Y两优1号等高端、个性化的品种在去库存周期内仍然表现优异,却因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无法左右种子行业的景气走向。

  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价格,而价格战则导致产能扩张与收缩,进而引发全行业产品价格周期波动。“行业里惯性认为种业做不大、强周期、不挣钱,看到的都是过去10年的种业报表,而过去10年是种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行业属性被旧体制扭曲,所以其表现并不能反映行业发展趋势。”施亮认为,行业龙头正是认识到这个趋势才展开“逆周期操作”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瓜 品种 种子 辣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