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秸秆为何对村民而言成了无用之物? 其实以前乡亲们还是比较愿意处理秸秆的,因为秸秆对其而言主要有四个用途,一是存起来喂养牲口;二是经过腐烂后用于来年地里的肥料;三是农闲时可用水稻的秸秆做帘子打草绳增加收入;四是可卖给附近的造纸厂(用于造纸)和塑料大棚(用于冬天保温),特别是水稻秸秆,根据情况可达一亩地几十到一百多不等。但是现在这些出路基本都被堵死了:一是由于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很少有村民家里喂养牲口了;二是如果做草肥的话,将这些东西从地里弄出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草肥的肥效远不如化肥和粪肥,因此村民一般都会大量施用化肥,如果真想培养持久肥力的话一般会去养鸡场、养猪场买粪肥,根本不会去折腾秸秆;三是经过联合收割机击打后的秸秆非常脆弱,且长度较短,已经不能用来做帘子打草绳了;四是近年来附近的造纸厂和塑料大棚生意不佳,生产原料也不缺,也就用不着秸秆了。此种情形之下,秸秆就彻底成了无用之物,留着徒增烦恼与危害,村民焉能不烧?
最后,从上边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秸秆处理不好,那么村民一季或者两季的耕种收入就会大受影响,相比于一年两三次,一次半个月左右的烟熏火燎,收入微薄的他们更注重的如何用最便捷的方式来消除他们的麻烦。空气糟糕忍几天就过去了,可要是粮食减产收入不好,这一年恐怕都要郁闷了,相形之下,烧秸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选择。
至于解决办法,靠政府三令五申的禁止和恐吓明显不可靠,靠画饼充饥式的宣传也完全没用,想要农民返璞归真采用二十年前的收割方式或者自觉费钱费力保护环境更是痴心妄想。想来真正有用的无非两个方式:一是加大投入研制出一种能够让秸秆快速腐烂但又不能有损地力有损作物的东西,同时还得让乡亲们用得起,这是能够做到秸秆还田的最佳途径。现在虽有腐熟剂之类的东西,但是一来秸秆腐烂过程还是比较长,仍然会延误农时,而来农民的确吃不准是否会伤地伤作物,因此基本都不用。二是政府出面大力扶植能够大量消化秸秆的产业,比如以秸秆为原料的造纸、饲料加工等,提高秸秆的收购价格,这样才能让乡亲们行动起来,把散落一地毫无用处的秸秆收集起来,也才能避免他们采用一把火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发展中的问题还得靠发展去解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31/6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