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农产品大数据联盟”成立。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受“农产品大数据”指引和影响的交易行为将从现在的每天4亿元,在两年后扩展至40亿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认为,对于信息时代的农业交易而言,“大数据”法则有助于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散落在各处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数据,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需求。
记者在农业部了解到,农业部将在今后一阶段的信息化工作中重点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工作、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信息化将成现代农业制高点
一年的时间内,有超过500亿元的农产品通过4万多家涉农网站实现流通。
日前在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信息化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据了解,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包括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探索经营模式升级与配套信息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联社)与市场的高效对接等核心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
“国家已经连续十一年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发展,而现在农业经济面临深刻变化,必须提速农业生产和经营要素的现代化置换,”许世卫告诉记者,“如何发展农业信息化,是业界和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
记者在农业部了解到,今后一阶段的农业部信息化工作重点方向是加快推进信息化覆盖进村、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在“中国农产品大数据联盟”成立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动的模式。
农业“大数据”促农产品大流通
“网络信息庞杂反复,鉴别有效信息需要付出精力与成本”,在“中国农产品大数据联盟”成立大会上,一位与会专家告诉记者,“对产地、买方、渠道、物流等多方面‘大数据’的整合,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交易信息的更有效性指引”。
事实上,在超过500亿元农产品流动的农产品电商混战战场上,对产地、卖方、渠道等有效信息的“大数据”整合已经愈加紧俏。
“如果我们想知道,张家口的土豆卖向何方,或者北京的黄瓜来源于哪儿,那么能不能利用‘大数据’迅速生成每天的实时农产品流通方案”,北京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邓锦宏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卖方了解需求、买方了解供给,大家对盘子有多大心中有数,那么就可以为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经纪人、各级农业系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国际资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全球寻找廉价的劳动力,而是在寻找个性化的市场和消费者对产品碎片化的需求”,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此前表示,“因此要解决多年来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也必须适应这一新变化,要利用大数据与大网络,建立起适应新技术的农产品流通大平台。”
邓锦宏认为,农业“大数据”有助于开展农产品监测预警,通过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散落在全国各农业产区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解读,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流通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便利农民,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31/65679.html